忠民艺轩>影苑丛谈>影事随感

读《摄影中国》有感

郑忠民

  

    《摄影中国》这本千页的“大砖头”,是中国摄协成立五十周年的纪念丛书之一,以时代顺序为主要脉络,兼顾题材分类和地域现象的断面展示,从纵横两方面尽可能完整地勾勒出五十年来中国摄影的基本概况。读后,有两点感想:

    一、该书收录的摄影作品绝大部分是记录类作品,主要有新闻摄影、报道摄影(图片故事)和社会纪实摄影,也包括记录类风光摄影、人像摄影、野生动物摄影等。对观念摄影等新的摄影门类也有触及,但并没有涉及商业摄影(服装、广告、人像摄影)。这是否说明,记录类的摄影作品才最具有历史、社会和文化价值?摄影人是否应充分发挥摄影的记录功能,关注和见证这个不断发展的时代、不断进步的社会、不断变化的环境?

    二、该书对地域摄影现象进行了梳理,涵盖北京、上海、辽宁、陕西、河南、云南、四川、重庆、山东、广东、福建、香港、台湾等省市,却没有涉及浙江摄影。是因为浙江摄影对记录社会发展的关注不够?浙江摄影的创新性和创造力不足?没有形成有强烈地域特色的摄影风格?缺少大师、大家级人物和有实力的摄影群体?缺少摄影理论和评论人才,缺乏对摄影群体、现象的理论提升和系统研究,并指导创作实践,从而导致浙江摄影群体各自为政,一盘散沙?在另一本中国摄协编的《共同走过》中,我们也许能找到不少浙江乃至丽水摄影人在国展、国际影展中的获奖作品,而在《摄影中国》里却寥寥无几(印象中只有杭州郑永富的三幅鸟片),这正常吗?

    毫无疑问,浙江是一个“摄影大省”,搞摄影的专业和业余人数在全国也是位居前列的。由于篇幅所限,《摄影中国》不可能对各省市的摄影群体均作详尽的介绍。其对浙江摄影的缺失,也并不是否定浙江摄影的显著成绩和对推进我国摄影事业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但其间反映出的问题还是很值得浙江摄影人,特别是浙江摄协的领导层深思的。

2008/05/04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