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民艺轩>影苑丛谈>影事随感

秋天,除了红叶和柿子,还能拍什么?

郑忠民

  

    秋意渐浓,外地影友到本地采风,问得最多的几句话是:“当地哪里有红叶或柿子?”“某村的枫叶红了吗?”“柿树的叶子掉了吗?”采风团的组织者预先过来踩点,找的也都是红叶和柿子,还要预测什么时候的拍摄效果最佳,以便合理安排采风时间和行程。采风时非此不拍——带一帮影友到当地很有特色的山村,刚进村不久,就见几位影友往回走:“这个村子没啥好拍的!”

    季节性的风景是影友们热衷的拍摄题材。春赏桃李夏恋荷,秋览红叶冬观雪,游览观赏的同时以相机定格精美瞬间,既怡情养性,又满载而归,何乐而不为?可要是年年如此,日日念着,就有问题了,至少表明部分摄影人的题材之窄小、眼界之狭隘、思维之局限。其结果是造就了大量的雷同作品,光看片子,还真分不清是谁拍的呢。

    这种现象已引起摄影界的关注,相关的批评文章多见诸报刊和网络,但似乎对遏制此等现象并无多少作用。细加分析,这些影友具有相对固定的群体,仅满足于小范围的创作交流,而不太关注摄影发展的状况和动向,交流内容多为各地有特色的景致和风情,以及器材知识、拍摄技巧等。多喜欢“打龙”,少数人获奖颇丰,多数人的作品较为平庸,但这并不影响他们的创作热情,仍然乐此不疲,难以自拔。

    针对这种情况,国内一些展赛活动的组织者开始有意识地进行转型、规范和引导。比如近两年的“瓯江行”丽水摄影大展备受关注,重要原因之一是影像更加包容和多元化,而在今年的获奖作品中,已难见柿子、南瓜这样的季节性题材作品,其用意非常明显,就是为了引导关注现实,倡导多元发展,不因跟风模仿而抑制了自己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那我们如何突破题材之限呢?通过参加培训、聆听讲座、观看展览、阅读报刊书籍等途径,并充分利用网络的影像资源,广泛涉猎,不断学习,以充实头脑,拓宽视野。这样,你会发现摄影有无限的可能性,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擅长的拍摄题材和独到的表现方式。

    当然,基础的影像训练也是需要的,最为简便的方法是时常给自己出题,强化小专题的拍摄训练。比如在半天内,在家里拍摄出一组照片;选定一条街,从某个角度拍摄一组照片;围绕某种日常用品,进行独特的影像解读等,目的是“逼”自己开动脑筋,转变思维,拓展影像的主题和语言。喜欢风光摄影的影友则可以在一片看起来并不是很漂亮的野外,拍摄一组小品;在没有雾、雪等特殊天气条件的情况下,在某地拍摄一组照片等,以提升自己观察、发现的能力和水平。

2012/12/12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