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民艺轩>影苑丛谈>影事随感

纪实摄影给谁看?

郑忠民

  

    然而,作为一名出身于农民家庭的摄影家,当他成为了一个成就卓著的摄影家时,他其实面临着另外一种实际的尴尬,那就是他真正为之呕心沥血的农民们目前并无可能了解他工作的价值和意义。历时十年之久完成的《麦客》虽然为农民保留了一份珍贵的视觉文献,然而他们却又是与《麦客》画册这种精装的文化奢侈品无缘的。

——顾铮《“出”“入”之间的张力与“边缘”的意义——关于侯登科的摄影》

 

    摄影家、理论家和评论家对纪实摄影的概念、内涵、任务、价值、规则、标准等研究探讨得很多,而惟独很少告诉我们:纪实摄影给谁看。广大纪实摄影人也很少去想这个问题:纪实摄影给谁看。

    纪实摄影给谁看,这似乎不是一个问题。喜欢拍什么就拍什么,想怎么拍就怎么拍,何必想那么多呢?在影像权威的教育下,我们不是都明白,搞纪实就是要为感情、为现实、为责任、为历史拍摄吗?简言之,不就是为被摄者和后人拍摄吗?然而,有多少被摄者能看到我们为他们拍摄的影像,又有多少被摄者能了解我们拍摄的目的和意义?有多少官方机构会关注我们拍摄的影像,我们的影像又能为改善被摄者群体的生存状况起到多大的作用?有多少后人会搜寻我们拍摄的影像,又有多少后人会据此研究历史,反思现实?

    纪实摄影给谁看,这似乎是一个问题。图片首先是拍给自己看的,我们是自己所拍图片的第一位读者,然而谁也不想让自己的图片埋没在自我收藏和自我欣赏之中,总想让自己的劳动成果得到他人的认可。那么,我们又是拍给谁看的呢?我们又该如何拍给他看呢?

    看来,纪实摄影给谁看,确实是一个大问题。它完全可以决定纪实摄影的目的、意义、选题、拍摄、评价、展示、传播直至其成败。如果是拍给编辑、评委、策展人等精英人士看的,就要强调题材的新颖度和画面的冲击力,不然如何能够从几近泛滥的图像海洋中脱颖而出?而过分强调画面的冲击力和形式感,会导致纪实摄影的边缘化,即沙龙化或观念化。如果是拍给理论家和评论家看的,那么题材的社会意义和深度挖掘是不容忽视的。如果是想引起社会和有关部门的关注,那就要在影像的表现和传播上下功夫。如果是想给其他学科(民族学、民俗学、社会学、人类学等)的研究人员提供影像资料,那拍摄者首先要了解相关学科知识,甚至自己就是那个学科的专家。如果是拍给被摄者群体或者公众看的,则要拍得朴实动人,还要让他们能方便地看到影像专集,而不仅仅是赠送一两幅图片那么简单。如果是拍给后人看的,估计信息量是第一位的,文字是必不可少的,否则图片的多义性很容易让人产生误读误判。

    你也许会说,我是拍给尽量多的人看的,上述所有人都对我拍的影像感兴趣,那才好呢。有这个想法固然不错,谁不想自己的呕心沥血之作能够得到更多的认可和褒奖呢?问题是,能够获此殊荣的纪实图片又有多少,你又该如何把握这类纪实图片的表现手法呢?

    纪实摄影给谁看,已成为困扰纪实摄影发展的一个难题。常听人说,某纪实专题的图片看不懂,这大致有两种情况:要么是作者没有解决好拍给谁看的问题,拍摄或者编辑不对路;要么是我们看了本来不是拍给我们看的图片,自然看不懂。反正,我到现在还搞不清楚纪实摄影是给谁看的,就只好糊涂地拍自己的作品、糊涂地看别人的作品了。

写于2009/06/27,发表于2009/07/08《人民摄影报》第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