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民艺轩>影苑丛谈>影事随感

摄影工作坊的观察与反思

郑忠民

  

    工作坊(Workshop)最早出现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是受包豪斯学院教学法的影响而逐步发展成型的,有别于正统学院教育的一种教学实验模式。这种不受束缚的教学方式很快被运用到包括艺术在内的诸多学科领域,并逐步走上国际舞台。摄影媒介的开放性、包容性及其与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使得摄影与工作坊这种同样开放包容、且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的教学模式具有天然的亲和力。如今,工作坊已成为普遍认可的摄影教育的重要手段。

    工作坊的教学模式走进国内较晚。中国最早的现代意义上的摄影工作坊可以说是本世纪初由中国摄影家协会联合世界新闻摄影基金会举办的历时3年的“荷赛中国讲习班”(2001-2003)。此后,得益于工作坊教学方式的简便易行、灵活多样以及更为重要的效果显著,工作坊在中国得到快速地发展,特别是近10年来,迅速地普及开来。

    在摄影节、摄影展览等活动中,工作坊往往会成为重要的内容。博物馆、美术馆、画廊和摄影专业院校也会根据情况举办工作坊教育,前者多采取定期举办的方式,后者则会经常举办各种主题的暑期班。各级摄影组织会举办各种类型的工作坊,有的是根据需要临时举办的,有的则是每年定期举办的。近几年,工作坊逐步向基层延伸,不少县、市、区的摄影组织也开展了工作坊教学,其中多是为了选拔、培养优秀摄影人才而举办的工作坊,也有为了宣传当地文化和旅游,由政府部门与摄影组织联合举办的驻地创作工作坊。

    对工作坊的概念进行完美的概括是困难的,因为工作坊具有自己的一般特征,比如短期集中、双向互动、注重实践、效果导向等,又处于不断的发展、演变之中,没有一个绝对固定的模式。

    工作坊是去中心化的。工作坊打破了以教育者为中心的教学惯例,一改传统教育那种灌输式、说教式的教学模式。工作坊的导师往往作为召集者、主持者和引导者的身份存在,以其知识和经验上的优势,组织和引导他与学员之间,以及各学员之间的平等交流、探讨甚至争论,从而产生“头脑风暴”,带给学员视野的开拓、思路的转变、潜力的挖掘和创新的激发。学员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学生,与教师处于相对甚至对立的关系,而是工作坊互动教学的积极参与者和具体实践者,取得相互学习、共同交流、教学相长的效果。这就要求导师要放下身段,不以自我为中心,与学员打成一片,并准备好随时接受质疑甚至挑战。学员也需要具备相当的素养,包括影像的素养、文化的素养等,这样才能与导师和其他参与者组成为了一个共同话题而认真切磋交流的团队。一般的工作坊都要经历学员申报、导师选择的过程,国际知名工作坊的录取更能在参与者的个人履历上添上一笔光彩。

    工作坊是灵活多变的。工作坊的组织形式、教学方法、课程计划、实操规划等千差万别,丰富多元,导师可以根据工作坊的主旨、目标、话题、学员、现场、时间等实际情况作出灵活的安排。工作坊的教学内容可以涵盖创作、理论、研讨、编辑、展呈等其中的一个或者多个方面,讲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思维与创作互促进。多数工作坊以创作辅导为主,其间包括选题、破题、拍摄、点评、补拍、编辑等环节,每个环节都充斥着经验的交流和思想的碰撞。就创作来说,可以在几天至一周的时间内,利用集中效应的突击优势,紧锣密鼓地拍摄、编辑出一个符合工作坊主题的专题作品。这种工作坊往往被称为“魔鬼训练营”,学员的焦虑、压力可见一斑。也可以在相对较长的时间(数周、数月甚至半载、一年)内跟踪辅导学员,慢慢“磨”出一组深度的专题作品,期间固定时间集中授课、探讨交流。这种工作坊看起来时间长,效率低,但因为所拍摄的多是长期项目,难度较大,要完成深度的观看和表达,学员的压力也不轻。长期工作坊还可以弥补短期工作坊知识与经验消化吸收方面的不足——有的学员参加工作坊时有所感悟,过后却回到原先的创作轨迹上来了。短期工作坊的突击性和长期工作坊的研究性,其实各有优势。

    从导师的方面来说,有一个导师主持一个工作坊的,也有数个导师(一般2至4名)联合操持一个工作坊的。在多导师的工作坊中,由于导师的知识、经验、职业、性格等各不相同,对艺术的看法也不一致,可以起到优势互补的作用,更能营造交流探讨、争议辩论的氛围。但对于有的学员可能会造成困惑,一下子懵了,不知道该听哪个导师的意见才好。所以导师之间的默契配合非常重要。对于长期工作坊,除了集中授课、讲评外,每个导师可以带部分学员进行分组活动,分别跟踪指导,不但可以提高效率,每组之间还能形成互比互助、合作共赢的局面。工作坊期间,也可以邀请相关专家过来举办有针对性的主题讲座,并引发新的探讨和争论。

    工作坊的导师一般由理论家、批评家、策展人、摄影教师、图片总监、图片编辑、摄影记者、摄影家等担任——当然,一个导师的身份往往是多重的。对于主办机构来说,导师的选择非常重要。事先列出拟选导师名单,了解各位导师的学术背景、过往成绩、擅长领域、教学特点及成效等,然后根据举办工作坊的目的、主题以及学员的创作现状和瓶颈来最终确定导师人选。对于每年连续举办的系列工作坊,还要考虑是继续聘请原来的导师,以保证项目的延续性,还是及时更换导师,以提升项目的多样性。导师的主要职责是深入挖掘每个学员的创作潜能,提升其作品的个性化和创新度,而不是让每个学员都以导师的风格为模板来学,拍出的东西都一个样。如此,导师的口碑就显得非常重要。

    从学员的角度来看,招生不限地域,或者面向本省范围招生的工作坊,学员的选择余地大,虽有参差不平,基本没有什么大的问题。对于定期举办的系列工作坊,是否每年都能招收到合适的学员,是每年都招收新学员,还是老学员也可以“回炉再造”,都是要事先做好调研和思考的。近几年基层摄影工作坊的兴起,对促进基层摄影人才的培养,提升基层摄影创作水平,推动基层摄影的多元化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但现在基层摄影创作大多还是沉浸在业余摄影的随意性和沙龙摄影的单一性之中,基层影友普遍存在知识缺乏、视野狭窄、创新乏力的现象,而这种现象是很难用举办一两期工作坊在短期内能够予以改变的。这就导致要么有的基层工作坊导师难以找到满意的学员,勉强凑齐人数后,又发现学员们普遍基础薄弱,不得不去补有关摄影史、当代摄影、摄影理论等方面的课,甚至要手把手解决学员相关的技术问题。这样,不但使得工作坊互动教学的目标难以实现,而且一些常识性的课程学员都难以听懂。结果可想而知,经过培训,学员仍然难以获得独立而持续的创作能力。故此,基层摄影组织在举办工作坊的时机上要把握得准,要先进行相关理论知识的普及工作以及专题作品的创作辅导,在当地营造浓厚的摄影文化氛围,然后组织摄影骨干旁听、观摩工作坊,了解工作坊教学的形式和特点,在此基础上举办工作坊,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不是为了完成任务,或者赶时髦而勉为其难地举办工作坊。作为一个摄影爱好者或者从业者,也要在申报工作坊之前好好想一想:“参加工作坊,我准备好了吗?”

    工作坊是为了“解决问题”而生的,它为学员提供了探究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渠道、途径的空间与机会。而摄影的多义与多元又决定了影像的问题往往并没有什么标准答案,那种“应该这么拍”“必须那样做”等一语定乾坤的做法并不适合工作坊这种互动交流的教学方式。于是,经过工作坊的教与学,已有的问题可能会得到解决,新的瓶颈、纠结和迷茫又会出现。这样,在工作坊结束后,分头的消化吸收和彼此的继续交流则显得越发重要。摄影,就是在不断的学习和探索中得到进步的。工作坊虽然不能代替日常的学习和探索,但它确实会影响一个人的创作和创新方向。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出现了远程教育工作坊。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得基于移动互联技术的远程教育更为普及,相关工作坊也采取了网络授课、社群交流的方式。然而,摄影的实践性及其与社会广泛而密切的联系,以及工作坊将学习与生活融为一体的特性,使得网络交流并不能代替面对面的相互沟通和处于实体情境的意见表达,只能作为工作坊教学的辅助手段。

    就像“策展人”这个外来词进入国内并成为热门词汇后,国内几乎所有与做展览沾点边的人一夜之间都成了“策展人”一样,近几年国内几乎所有小班化教学的摄影培训班都成了“工作坊”。其实,透过现象看本质,其中自然有不少是名不副实、滥竽充数的。在“工作坊热”的背后,我们更需要的是观察与反思,而不是自我满足。

(2020/07/09写,发表于2020/10/06《中国摄影报》第3版、《丽水摄影》2020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