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民艺轩>佳片长廊>图文专题 老街,时光的老人 郑忠民 |
1984年,我念小学四年级时,从家乡浙江省松阳县玉岩区转学到县城西屏镇,对一切都感到新鲜、好奇。 第二天,父母就带我到老街理发,说到新学校读书,要先把自己整理得清清爽爽的。我们去的姐妹理发店位于老街的繁闹地带,顾客络绎不绝。店主是两位好姐妹,相互认识后很合得来,就于1981年合作开了这家理发店。看着姐妹俩忙碌的身影,幼小的我绝对没有想到,我会在这个理发店理发几十年,直到现在。 县城的老城区约建于清代,鼎盛于清晚期。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前,一直是县城的中心地带,商铺林立,门庭若市。街道两侧多为两层的老式木板房,密集分布着杂货、小吃、弹棉、蓑衣、杆秤、裁缝、五金、缸钵、画像、刻章等店铺。每逢集日,三四米宽的街道车水马龙,行人摩肩接踵,叫卖声、还价声、吆喝声此起彼伏。老街的巷弄则从两侧延伸出去,纵横交错,恍若迷宫。 父母逛街买东西,我时常跟着。这样热闹的街市在我的家乡是难得一见的,我很喜欢逐店闲逛。看到不认识的新奇玩意,就问父母。当时的人们逢年过节送礼,都要购买白糖、桔饼各一包,这在当时是最高档的礼品了。店员先用薄纸包装,再用粗厚的草纸包出梯形状,裁一条红纸放在上面,最后用蒲草捆扎,手法麻利。 当我经过那几家显得有些阴森恐怖的寿材店门口时,就会联想到家乡祠堂、灰寮里堆放的寿材,那是小孩子最不愿意去玩的地方。我总是远远地躲避,胆怯地迅速走开。 父母还时常带我到老电影院看电影。每逢进场和散场,观众挤在狭窄的街道上,寸步难行。我们手拉着手,生怕走丢了。有时,爸爸干脆背着我奋力挤出拥挤的人群。我靠在他那宽阔的肩膀上,往往会甜甜地睡着了。 当时的家庭经济条件不允许我们经常外出吃饭。嘴馋了,想吃老街饮食店烧的肉丝面,我就会缠着妈妈要。妈妈往往会满足我的要求,给我拿来一个大瓷杯,并塞给我几毛钱。我飞奔到饮食店里,烧一大碗肉丝面,盛在杯子里带回来,全家人分着吃。那味道,我至今记忆犹新。 九十年代后,县城加快了城市化进程,多条街道先后拆迁新建或扩建,原来的几条老街一下子变了样,不再拥挤而繁闹,变得平直而宽阔。两旁竖立起高大的砖混建筑,底层是临街的商铺,开出时尚高档的服装店、美发店、糕点店、电器店等,店门口的音箱大声地播放着动感十足的流行音乐和吸引人的商品广告词,后面则是排列整齐的住宅小区。老城区渐渐被高大的城市建筑所蚕食、分割、包围,形成一个个“城中村”,一座座“孤岛”。闹市区逐渐转向通街大道上来,狭街小巷日渐冷清,失去了往日的繁华景象。 如今,那家姐妹理发店还在,但姐姐已经“退休”,妹妹独自撑起店面。副食品商店的店员再也不用包装白糖、桔饼那样的礼品,取而代之的是品种繁多、包装精美的保健品和营养品。2003年实行殡葬改革后,令孩子们害怕的寿材店一夜之间消失得干干净净。随着电视和网络的迅猛发展,新老电影院早就不放电影了。至于老街的饮食店,不知道什么原因,再也烧不出当年令人垂涎欲滴的肉丝面。很多老街人搬进城市新居,现居住在老街的多为老年人、乡下人和打工者。 在城市文明的冲击下,老街的一些传统行业已经或者正在走向消亡,新的行业不断涌现、消逝、更替。靠近闹市的老街店铺还是比较多,而远离闹市的店面则很难租出去。不少店铺和民宅年久失修,倾斜残破,已成危房。有的居民擅自维修和改建,破坏了建筑原有的风貌。商铺嫌传统的排门开合不便,纷纷装上卷帘门,并进行装修和粉刷,搞得面目全非。老街早已不是我童年记忆中的那副模样,显得清冷、凌乱、破败、衰朽。 如果说新街是个意气风发的少年,衣着新潮,朝气蓬勃,体内涌动着新鲜的时代血液,那么老街就是迟暮的老人,穿着斜襟长衫,脸上布满沟壑状的斑纹。在日新月异的城市化进程中,老街要么被城市淹没、吞噬,要么沦为城市的附庸和人为改造的旅游景观。老街和人一样,也是有生命的。总有一天,老街会消失,就像人的生命终结那么自然。我所能做的只能是:用手中的相机,为老街留下更多的影像;用手中的笔,为老街记下更多的故事。将来,老街会成为人们脑海中淡淡的回忆,后人只能从图文中感受到老街昔日的神韵和风采。
【图片45幅】 图01:2007年9月12日,南直街49号。69岁的杨继连、63岁的陈香珺夫妇正在做当地的风味小吃油烙饼。这种饼多以豆沙、芝麻或火腿作馅,甜咸皆宜。早年松阳就有,但现在已经很少有人做了。
图02:2008年1月13日,人民大街172号。画像师徐秀和正在对画像作最后修饰,其学生在一旁练习。徐师傅1988年开始学习画像,1991年开画像店,兼营美术培训。
图03:2008年3月8日,人民大街南段入口。卖箬帽、菜苗的两位小贩趁等生意的间隙聊天。该地段地处闹市与老街之间,现代与传统融合,后面服装店的广告牌特别显眼。
图04:2008年7月26日,人民大街107号。朋友们在白铁店里打牌,阙维文师傅独自在店门口看报。1947年出生的阙师傅从事白铁行业40余年,直到2009年才“退休”。儿子阙万新、阙万伟均继承父业,从事白铁行业。
图05:2008年7月26日,人民大街。“城市牛皮癣”进入大街小巷,老街也不能幸免。政府不得不聘请专业人员来清理非法小广告。
图06:2009年9月25日,人民大街172号。张知源师傅于2008年4月完成木刻“福娃”,想送给北京奥组委作纪念,得到的答复是奥组委已停止接收奥运纪念品,只好自己收藏,放在店里展示。
图07:2009年9月25日,人民大街84号。时尚理发店中,空闲的理发师在看电视,老板楼洪军独自清理账目。该店的员工都是二十来岁的小伙子。
图08:2009年11月7日,桥亭街31号。叶关春师傅在制作用于削蔬菜、水果皮的刨子。这种刨子是用一根铁丝手工捶打而成。叶师傅同时经营点痣和配钥匙。
图09:2009年12月12日,人民大街144号。算命先生黄金富的店面摆设最为简单,一牌一桌几张凳子就足够了。
图10:2009年12月12日,人民大街171号。陶顺华师傅正在电动刻碑。现在的墓碑早就不用手工刻制了。
图11:2010年1月2日,上墙弄7号。吴林法师傅在家中给熟人理发。吴师傅现年80岁,从事理发行业70年,可以说是松阳县城年纪最大、从事理发行业时间最长的理发师了。
图12:2010年1月30日,南直街。老街常可见流动的蔬菜小贩,方便老街居民随时购买。
图13:2010年1月30日,桥亭街7号。楼有家师傅打铁时,老伴胡春翠也能帮上一把。1931年出生的楼师傅15岁学习打铁,后赴外地帮人打铁,30岁开打铁店,从事打铁行业60余年,算得上是老街众多打铁师傅中的老前辈了。
图14:2010年2月13日,济川路12号。潘胜女在井边打水。古宅天井有一口井,方便租住在这里的十几户人家用水。
图15:2010年3月14日,自立会弄2号。哑人俞载刚在家里制作花圈架,一条牧羊犬忠实地陪伴着他。这牧羊犬是其孙子买来,给俞载刚夫妇作伴的。
图16:2010年4月25日,人民大街107号。1955年出生的蔡晓华师傅在修理手表。蔡氏家族祖传从事钟表或牙科行业。
图17:2010年5月16日,人民大街100号。喜好拉二胡的草药铺老板王显运。装草药的纸箱外写着药名,墙上贴的草药目录则是为了方便查找塑料袋里的草药。
图18:2010年5月30日,横街11号。65岁的王根水师傅在缝制老年人穿的传统横襟衣服。左脚残疾的王师傅一生坎坷,小学毕业后先后干过卖邮票、做衣服、理发、卖布等行业。八十年代开布店,直到现在。
图19:2010年5月30日,塔头街弄4号。租住在老街的刘李旺(67岁)、周翠连(77岁)夫妇正在收晒干的萝卜片,当地人俗称“白片儿”。他们来自三都乡的山村。
图20:2010年6月15日,人民大街99号。阙万伟师傅在给旧热水壶换底。他的白铁手艺是跟随父亲阙维文学的,2001年开店单干。
图21:2010年6月15日,大井路60号。宋群林师傅在剁草药。俗话说,深山出好药。松阳多山,街头巷尾草药铺不少。
图22:2010年7月3日,南直街47号。吴忠亮师傅在打制“松香刀”。松阳做松香生意的人比较多,“松香刀”很是畅销。
图23:2010年7月4日,南直街97号。早晨,丁长寿、丁盛父子在自家的店门口炸油条。他们的饮食店是1987年开的,主要供应早餐,兼营香烟零售。
图24:2010年7月11日,人民大街111号。79岁的朱香香在家里休息。1986年其丈夫叶金福因车祸去世。朱香香曾卧床一年多,现仍血脉不畅,脚部浮肿,走路要拄拐杖。目前独居,雇保姆照顾,三子二女常来看望她。
图25:2010年7月31日,自立会弄2号。1928年出生的范妹侬。其夫李春芳(1925-2000)原是开照相馆的,十年前去世。有五子三女,子孙满堂。
图26:2010年7月31日,烟行弄3号。83岁的陈金菊正在喝其小儿子刚送来的开胃羹。中堂上摆着其夫叶有信(1921-1983)的画像。陈金菊的三个儿子都很孝顺,想让她搬去跟他们一起住,但她还是习惯住在老街的老宅里。
图27:2010年8月8日,人民大街102号。91岁的陈品林时常坐在中堂,望着挂满老照片的墙壁沉思,电视机屏幕上映出他的身影。
图28:2010年8月15日,塔头街弄3号。潘梨香1933年出生,有二子四女。丈夫比她长三岁,已于2003年去世。房间里雕花的凉床是其母亲当年的嫁妆,已有百年历史。
图29:2010年10月16日,人民大街102号。91岁的陈品林静静地坐着,厨房里71岁的保姆蔡周英在忙着做中饭。陈品林的老伴已于三年前去世,他目前独居,雇保姆照顾。
图30:2010年10月17日,人民大街128号。黄鹤松师傅在修理喷雾器。1964年,18岁的黄师傅读了一年初中就辍学在家开农机五金店,此后规模和经营范围逐步扩大,除了自家的两间店面外,还在对面租了三间店面,经营农机、五金、配锁、白铁器皿、厨房用品等。
图31:2010年10月31日,北直街73号。电力线路改造的队伍来到老街。老街的电力线路老化严重,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供电部门斥资进行改造。
图32:2010年10月31日,耶稣堂弄16号。礼拜天,基督教堂里,人们虔诚地低下头,静心地听牧师讲道。
图33:2010年10月31日,塔头街弄3号。77岁的潘梨香老人在家里修理、清洗带鱼。其夫叶世昌于七年前去世,目前独居。
图34:2010年11月14日,北直街63号。叶金寿老人看着次子叶建礼烧开水。这种开水壶用白铁制成,用木块烧开水,一壶开水可灌三个热水瓶。目前用的人已不多。
图35:2010年11月14日,北直街62号。72岁的应发亮老人在准备午餐。这个一百多平方米的老宅购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当时花了两百元,而今房价上涨了几千倍。
图36:2011年1月2日,济川路12号。51岁的李宁花抱着9个月大的孙女从楼上下来。她们是到租住在这座老宅里的姐姐李慧贞处玩的。
图37:2011年1月15日,济川路12号。6岁的王晓玲独自在楼上做作业。她是望松乡人,随父母租住在这座老宅里已有三年时间。
图38:2011年1月22日,潘后街头弄10号。将制作棉被的台板作为餐桌,张松、周土香夫妇与女儿、女婿一起吃中饭。张松师傅1960年出生,1975年跟随师傅学习弹棉,1978年开始走村串户弹棉,1990年在自家开店,从事弹棉业35年。
图39:2011年1月22日,桥亭街7号。楼有家师傅在给自家窗户的铁条刷漆,防止生锈。街边停着不少电动车和摩托车。自行车早已不是老街居民的主要交通工具。
图40:2011年3月5日,人民大街101号。叶彩云在自家的白铁店前买菜。老街有不少流动菜贩。
图41:2011年3月5日,横街。要下雨了,叶土富师傅赶忙从家里背来雨棚,给自己摆在老街边的菜籽摊遮雨。
图42:2011年3月5日,人民大街158号。打铁师傅阙先明在吃中饭。中饭是其妻在家里做好送来的。
图43:2011年3月5日,南直街40号。赶集的老乡在老街的老面馆里吃一碗土面,就算是中餐了。
图44:2011年3月5日,南直街40号。小女孩在等待面馆老板娘尹爱和烧面条。相比八九十年代,老街现在的集日都不如以往的平日繁闹。那时面馆顾客盈门,买签排队,往往有几十个签等着下面,忙得不可开交。而今面馆只能在集日开张,平日几乎没有生意。
图45:2011年3月13日,南直街。暖暖的阳光,休闲的时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