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民艺轩>影苑丛谈>图文专题 百年香火 郑忠民 |
香火,原指人们祭祀祖先神灵用的线香和烛火,引申为祭祀、信徒、子孙后裔等意。 早在几千年前,我国就形成了比较完备的以宗法血缘为根基的家族制,这是与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一个家族兴旺发达了,就能在相对缺乏的资源分配和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处于更为有利的地位,望族甚至能得到皇帝的“封土”而成为领地的诸侯。那时的社会和政治制度主要是由血缘关系来决定的,故人们的家族观念非常强烈,儿孙满堂、加官进爵、荣华富贵、光宗耀祖是所有人梦寐以求的。古语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即没有后代传承香火是最大的不孝,故断了香火就是指无子嗣。 每个家族都有其香火堂,即本族人们祭祖敬佛的场所。一个村子如果有多个姓氏人家,则每个姓氏的家族都有香火堂,其分支又各有自己的香火堂。堂屋正墙中央摆放或者贴挂牌位,上书天地君亲师、本氏宗祖先人等,也有只写祖宗或神佛的;两侧贴上对联,上头悬挂匾额,多为吉祥、励志、祖训、家规、堂号等内容;正墙或侧墙悬挂祖宗画像;前面摆放桌案,置香炉、烛台、祭品等。祭祀时严格按照程式进行,庄严而肃穆。香火堂既有独立的,又有采用民居建筑结构,可供本族人士居住的。随着族群人口的不断繁衍、扩大、迁移,香火堂也慢慢分化,并演化为具有更大的规模、更规范的程式,成为族长和族内长者共同商议处理重要事务、执行宗规族约之所的祠堂,香火堂和祠堂也因此成为维系家族关系的重要纽带。 如今,人们的家族观念已逐渐淡化。据调查,年轻一代中的大部分人已不知自己姓氏的渊源、家族的历史和祖辈的功绩。香火堂对家族关系的维持和约束作用开始逐渐淡薄。不少地方的香火堂因不再使用而移作他用,因无人维护、修缮而逐渐破败,甚至予以拆除。 家族观念,从小处说,体现的是家族的凝聚力;从大处说,就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凝聚力。家族,家族,心中有“家”才有“族”。家族观念并不全是糟粕,它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渐形成和培育起来的精神。我们需要将这种精神发扬光大,并代代传承下去。 可喜的是,在地处浙江西南山区的松阳县境内,仍然完整保留了大量的香火堂,其良辰吉日的祭祖活动(比如每年除夕的“请年神”习俗)绵延数百年而经久不衰,人们从小接受传统礼仪、道德、观念的感染和熏陶,在现代文明的大潮中保留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对增进族群的团结协作,促进社会的和谐进步具有重要的作用。 (2013/09/29写) 【图片26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