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民艺轩>影苑丛谈>摄影杂谈

专题的深度

郑忠民

    

    简而言之,所谓“专题摄影”就是以多幅照片阐释一个主题,除了成组报道摄影、图片故事、纪实专题外,还包括观念摄影、创意摄影、当代摄影等的专题组照。

    一张好照片可以蒙出来,一组好照片则是蒙不出来的。专题摄影更能体现一个摄影师对社会独到的洞察力和对题材独特的表现力。能否拍出成熟的专题成为衡量摄影师视觉表达能力和创作水平的重要标志。

    要想在专题摄影上取得成功并不容易,“怎么拍”、“拍成什么”比“拍什么”重要得多。下面从业余摄影人的角度谈谈专题摄影,部分观点并不适用于专业摄影师。

    一、“拍什么”

    专题摄影的取材并没有严格的限制,一般而言,只要是具备可扩展性的现实题材均可以专题形式表现。选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就近取材,深入挖掘。从自己的切身生活经验入手,尽可能地在自己的生活范围之中选择拍摄的话题。切近、熟悉的东西更值得深入挖掘,体现专题的厚度和深度。如果舍近求远,往往是走马观花而已。

    二是大处着眼,小处着手。题材虽小,但有其历史、政治、社会、文化的背景,讲述的是大的时代背景下人的生存状态和命运。“以小见大”,“大”才接地气而感人;“小不见大”,会沦为无关痛痒的自娱自乐;“以大见大”,“大”如空中楼阁,飘忽不定。

    三是重复题材,角度取胜。不排斥在题材上与他人重复,重要的是建立个人化的视角与独特的影像风格。题材撞车并没什么,关键是要做成什么效果。

    二、“怎么拍”

    专题摄影的工作方式基本上有两种:

    一是先拍摄、后编辑。作品能否取得成功往往体现在编辑上。可以由摄影师自己编辑,也可以请图片编辑、策展人等专业人士来编辑。这种工作方式的好处是没有压力,影像较为自然生动,缺点是无计划性,照片较为散乱,影像的品质受到影响。

    初学专题摄影的一个好方法是,对自己感兴趣的题材进行大量的拍摄,并及时对拍摄的照片进行分类整理。当某类图片的数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通过编辑挑选,提升主题,往往就能成为一组专题。当然,这只是专题的雏形而已,还要有针对性地补充完善。这种工作方式尤其适用于具有文献性质的纪实摄影,比如关于某一地域、某一族群的影像采集。

    二是先计划、再实施。就是把专题当作一个项目来做。前期查找相关资料,进行深入调研,制定拍摄方案,分步予以实施,在拍摄中还可以根据情况调整方案。这是专题摄影的主要工作方式,也是最有成效的方式。

    专题摄影是用摄影语言来呈现作者对社会的看法的,而摄影(静态影像)语言有其自身的特质,它不是绘画的语言,也不是视频(动态影像)的语言。那种照搬其它语言的做法(比如画面过于唯美画意,简单记录事件的过程等),往往会伤害到主题表达。

    三、“拍成什么”

    “拍成什么”说的是专题最终的影像形态和呈现样貌,它与“拍什么”、“怎么拍”均有很大的关系,但并不是由后两者所决定的。拍摄后期的挑选、编辑、组合、撰文、设计、布展等对专题的呈现都很重要。

    专题摄影的影像形态主要分为两类:

    一是叙事性影像,是关于时间流程中动态事物的表达。可以时间为线索进行线性叙事,展现开头、过程、结尾的事件发展全过程,也可以其它元素(地点、情感、人物命运等)为线索展开叙事。图片之间关系紧凑,上下图具有逻辑和语意上的关联,顺序不可随意更改。影像起承转合,视角形式多样,全景、中景、近景、特写、肖像、关系、过程、典型瞬间等形成丰富多样的视觉结构。

    二是状态性影像,是关于事物空间状态的表达。图片之间不一定是线性的上下文关系,多为并行(并列或者并置)关系。图片的顺序性不是很强,往往可以进行调整而不影响整组图片的主题表达。其单张图片可以独立存在,组合在一起,是为了强化主题。

    上述两种影像形态其实就是“串联”和“并联”的形态。对于一个大型专题来说,如果它是由数个小专题组成,则可能小专题是“串联”的,所有小专题“并联”成为一个大专题。

    选取哪种类型的影像形态要看主题表达的需要和摄影师的个人擅长及喜好。比如同为表现一个族群的生存状态,既可以选取这个族群中的一两户人家进行深入采访拍摄,讲述他们的故事,也可以对这个族群进行整体性的分门别类的影像采集。

    我拍摄的专题几乎都是第二类,即状态性的。用图片讲故事或者陈述事实并不是我所擅长的,而且我认为我不应干本属于摄影记者、职业摄影师的活儿。报道摄影、图片故事等叙事专题的主要功能是记录、阐释和传播事实,虽也有主观立场和个人表达,但总体来说注重客观、公允、真实,其开放性、象征性、隐喻性不足,不适合用来表现我对现实世界的观察和思考。我是以“艺术家”的身份来观照现实、提出问题,在专题创作中就要有意弱化叙事,着重关注状态,提升影像气质,引发更多解读。我的多数专题不适合在报刊、网络媒体上发表,而更适合在博物馆、美术馆、摄影节展出,或者做成摄影书——事实上我也是这么做的。

    主图是组照中能够总领全局的好照片,具有象征、隐喻、暗示和视觉引导的作用,往往以开头、结尾照片或者大照片的形式呈现,是整组照片的视觉中心。有了这不错的三五张主图,组照的基调情绪就基本确立了,整个专题就成功了一半,它们之间填充的图片往往是增加细节、推进情节、丰富节奏的。

    组照中每一张照片所含的信息不应该重复,而是互补的,或者是相互强化的。要让观众观看十几张、几十张甚至数百张照片始终兴致盎然、意犹未尽,而不会觉得平淡无奇、枯燥乏味,这是摄影师功力的体现。

    大型专题往往需要数月、数年甚至长期持续拍摄,可以由一位摄影师独立完成,也可以由多位摄影师或者与文字记者配合,共同完成。长年拍摄的大题材不一定要等专题全面完成后再推出,可以按时间、地域、内容等分成小类,拍摄每个小类时随时整理图文,进行编辑,不断发表展示。这样也可以促进自己及时发现问题,修正拍摄方案。

    专题组照的传播渠道主要有报刊、杂志、网络等媒体发表、移动终端和自媒体发布、图书(摄影画册、摄影书)、展览(群展、个展)等。一般来说,报道摄影、图片故事适用于报刊、杂志、网络等媒体,而具有更多信息容量的纪实专题更适合于出画册、办展览。同一个专题在不同渠道传播时,其编辑的思路不尽相同。如果在拍摄之初就想好最终的呈现方式和传播渠道,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至于图片和文字的关系,“一图胜千言”这句名言往往并不适合专题摄影,特别是对于报道摄影、纪实摄影、文献摄影的组图来说,文字更是不可缺少的。除了对内容的综合阐述和对主题的深度阐释外,还有对每幅图片的文字说明。图片说明不应该是对图片内容的重复叙述,而是描述图片以外的信息,比如人物关系、背景信息等。图片本身具有独立性,不应仅仅成为文章的插图;文字也可以独立成章,而非依附图片而存在。观众可先看完所有图片再看文字,反之亦然,而不必在图文的相互对应中忙碌着。从组照中单独抽离出一幅图像,不看文字,画面中各个元素形成的关系和意境也能吸引人,只是不知道图片的背景信息而已。与报刊、图书等纸质媒介的随手翻阅不同,展览更看重视觉上的体验和震撼,展览作品的文字力求精简,甚至省略每幅图片的文字说明。观念摄影、当代摄影的组图更具有意义上的丰富性和不确定性,其文字阐释要引导观众的联想和想象,而不应限制其更多的解读空间。

(2016/6/4写,发表于2019/7/24《人民摄影》报第1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