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民艺轩>影苑丛谈>摄影杂谈

“五要”与“五不要”

——丽水摄影研修班学习总结和体会

郑忠民

    

    20105月,正当本人从事纪实摄影遇到瓶颈,感到迷茫、困惑之时,得知能有幸参加市委宣传部举办的摄影研修班,欣喜万分。一年来,我先后听了国内22位摄影界专家的精彩讲课,他们中有摄影家、理论家、评论家、策展人、报刊总编、图片总监、图片编辑、摄影记者、大学教授等,几乎涵盖了摄影界各个领域的代表性人物。机会难得,我如饥似渴地学习:课前,查找老师所讲课题的相关文章、书籍预习;课时,认真听讲,细心记笔记;课余,积极向老师请教,请老师点评自己拍摄的纪实摄影组照,用老师的宝贵意见指导拍摄实践;课后,及时复习老师所讲内容,查找、阅读相关资料、作品、书籍等,并认真整理学习笔记,笔记共近18万字;平时,加强与研修班同学之间的沟通交流,相互学习提高。通过不断的学习、交流、思考、实践,不管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我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从2007年初开始拍摄的《老街》专题愈加深入、完善,专题组照先后在《浙江画报》、《丽水摄影》杂志刊发,并有幸被策展人刘树勇选中,与其他五位学员的作品一起于今年初赴美国多个城市巡展。

    韩愈《师说》中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摄影研修班对我今后摄影之路的影响,将是长期的、深远的、全方位的。特别是对各位授课老师的人格魅力、道德品质、钻研精神、创新意识等,我深为佩服。今后,我将继续沿着纪实摄影的道路走下去,力争走出一片新天地!

    回顾一年时间的学习情况,我深有感触,特归纳为“五要”和“五不要”,算是近年来的拍摄感悟和参加摄影研修班的学习体会。

“五不要”

    一、不要随波逐流。“怎么拍”比“拍什么”更重要。

    “拍什么”当然是很重要的。即将消失与即将产生的东西,是很值得拍摄的。这需要你具有预见性。“预见性是摄影的思维基础”(王文澜语)。另外,从周围的生活中选择题材,有利于你近距离地长期关注和坚持。关于这点,下面会谈到。

    然而,在“全民摄影”时代,你想单靠题材取胜,是很难的。只要有数码相机,人人都能成为摄影师,并且所拍照片的基本技术指标是完全合格的。加上交通的日益便捷和信息的日益丰富,你想找个别人没有拍过的东西,几乎是不可能的了。那怎么办呢?选定一个适合自己的题材之后,要在“怎么拍”上下功夫。刘树勇说:“不排斥在题材上与他人重复,重要的是建立个人化的视角与独特的影像阐释。”

    比如,现在“扫街”的人很多,光丽水就不少。那我拍摄松阳县城的老街,该怎么拍呢?经过几年的摸索、实践,并多次向专家请教,终于形成现在的拍摄思路,即采访和拍摄结合、人物和环境结合。那样,既能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又能更多地记录下老街发展变迁过程中的细节。

    二、不要舍近求远。题材不论大小,要从周围、小处着手。

    去西藏、坝上、霞浦等地,偶尔旅游一下可以,但不适合长期关注。我们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也没有那么多的财力和物力。其实,我们的身边遍地都是题材。路泞的《寻常》,本属于家庭摄影的范畴,但拿出来展览,效果不错,还出了书。有的摄影师拍亲人、同事、朋友、单位、小区、客厅、餐桌、老板、别墅、街头露宿者等,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一些著名的摄影家,比如陆元敏、吴家林等人,都是长期关注,甚至一辈子拍摄当地百姓的生活的。切记:要从自己的切身生活经验入手,尽可能拍切近、熟悉的东西。

    王文澜说:“选定题材,是有限制的,但里面有无限的空间。”这话很有道理。比如我拍老街,作品可以分出许多小专题,如老街的建筑、场景、手工艺者、居民、环境肖像等等。那拍完老街,是不是可以接着拍新街呢?所以说,从一个点切进去,你会发现,里面有你拍不完的东西。

    三、不要急于求成。摄影是孤独的,要坚持,不可能一蹴而就。

    陈小波说:“把拍摄的范围缩小,关注身边的东西,长期坚持。”“坚持是摄影者的一个伟大的行为。”不管你拍什么,要拍好,都不是很容易的,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事前要制定目的和计划,并开展必要的调研;事中要采访拍摄,不断发现问题,调整思路;事后要编辑作品,整理文字,通过展览、画册等形式传播出去。比如吕楠,拍西藏七八年。再比如卢广,他的每个题材都是长期坚持的结果。王文澜说:“摄影是个人的东西,是孤独的。”想要在摄影上有所成就,就要有一颗平常心,耐得住寂寞,而不是抱着功利的目的。

    作为阶段性的水平检验,偶尔参加一下比赛可以,但不能沉迷于比赛。至于参加什么比赛,也要进行选择。普通影友容易跟风,看到哪类题材、哪种表现手法的作品获大奖了,大家一窝蜂都去拍,产生大量的视觉垃圾。这与一些比赛的误导有关。不少在比赛中入选甚至落选的作品会给人震撼,而获奖的片子往往是平庸的、一般的。为什么呢?真正有创意的作品也许能得到一两个评委的认可,但很难得到全体评委的认同,平衡之后,往往导致平庸之作获得大奖。你要是沉迷于比赛,就要迎合评委的口味,就会失去自我,失去个性。

    四、不要忽视文字。这主要是针对新闻和纪实摄影来说的,但远不限于此。

    在新闻摄影中,文字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五个WWhen时间、Where地点、Who人物、What事件、Why成因)构成了新闻摄影的五个基本要素,它们是不可或缺的。但对纪实摄影中文字的重要性,很多人没有充分认识到。这是因为听信“一图胜千言”的说法了。图片永远不可能“胜千言”,没有文字的佐证,图片会被误读。图与文是相互补充、相互提升的关系。比如,我拍摄了老街上做风味小吃油烙饼的镜头。如果没有文字说明,大家看到的只是个古朴而生动的画面,虽然耐看,却总觉得缺少点什么。当我对拍摄对象进行采访,补充了这种油烙饼的来历、原料、工艺、变迁,给图片加上文字后,图片的信息量就更加丰富了。这种油烙饼现在松阳已不多见,万一制作工艺失传,作品就更有价值了。

    我很认同这样的说法:摄影应该是文字所不能代替的,文字无法表达的时候才拍,而不是拍文字的插图。但这并不是说,文字不重要。在这个方面,我是吃过亏的。《老街》专题从2007年初开始拍摄,但当时不重视文字的积累,直到2009年才逐步认识到文字的重要性,于是拿着往年拍摄的一些照片逐个去找拍摄对象采访,但有的拍摄对象已经搬离老街,找到他们进行采访,难度很大,花费了我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有的拍摄对象已经去世,就很难再找到详细的资料了。

    在给图片写文字说明的时候,要注意图片和文字是互补的关系,而不是重合的关系。比如我拍摄了老街古宅里孩子们跳绳的照片,如果写上“某年某月某日,几个孩子在古宅里跳绳”的文字说明,那就成废话了,因为这些信息人家都能从图片中看出来。经过了解,这几个跳绳的孩子来自不同的家庭,因为这座古宅目前租住着十几户人家,这就有意思了。文字说明不要写读者从画面中可以读出的东西,文字往往是描述图片的背景,或者讲述图片背后的故事的。

    文字的重要性远不限于新闻和纪实摄影。文字对风光摄影来说也是很重要的。你如果在拍摄的时候,注重调研当地的气候、地质、人文、风貌等,肯定能为你的作品增色不少,你拍的就不是“风光”,而是“风景”啦。陈长芬为什么能成为一个艺术家?因为他拍摄的长城等与众不同,有哲理性的东西蕴含在里面。那他要是不了解长城,哪有什么哲理性?他在拍摄的时候很重视采访,甚至拿摄像机采访拍摄农民对古老建筑的介绍。还有野生动植物摄影,比如现在渐渐流行的野鸟摄影,如果认真做好文字记录,作品就不光是好看了,还有科普价值,而且对当地的鸟种、野鸟的迁徙以及与环境的关系等研究很有参考价值。

    黑明曾经出版过几本纯图像的画册,都滞销,而后来出版的20余本图文书全部畅销。为什么?纯图像的画册,人家在书店里随便翻看一下就行了,干吗要掏钱买呢?要是你用文字详细讲述照片背后的故事,把人家吸引住了,他自然而然就会掏钱买书了。文字不一定要多好,只要说明白就行了,相信大家都有这个能力。那是不是说,黑明的图片仅仅是文字的插图呢?不是!图片有自己的艺术性和相对独立性,并不是文字的附庸。他的每个专题展览都能引起摄影界和文化界的关注,就是明证。

    五、不要刻求形式。技术是工具。要解放语言,驾驭语言,而不是图解思想,图解观念。

    器材和技术、技巧仅仅是表达你思想观念的手段和工具。过分迷恋器材和技术,就舍本逐末了。把自己的作品搞得胡里花俏的,是图解思想,图解观念,而不是解放语言,驾驭语言。我们反对唯美而空洞的东西,因为那是假艺术、伪艺术。我们并不是要反对真正的艺术。“艺术是有生命力的,是动态的,是发展的,而不是僵化的。”(藏策语)。

    有好题材,同时要有好技术。但技术掌握到一定程度,也就那么回事了,找好题材才显得更为重要。找好题材,并确定表现方式后,你就可以通过学习掌握相关的技术来实现自己的想法。

    鲍昆老师曾对我说过:“真正优秀的摄影师是不炫技的,是让人看‘干货’的。什么是‘干货’?‘干货’就是你能捕捉到真正的生活。”传统的世俗生活本来就是安静的,是一段凝固的历史,需要去热闹地表现吗?这热闹,就是所谓的视觉冲击力和色彩、光线、动感等。我们应该端庄、平稳、耐心地观看,在平淡中捕捉生活中最本质的瞬间。我们的作品是让人静静地凝视的,而不是靠画面表面上的热闹吸引人,那才是最有力量的。我的《老街》专题拍得很安静、沉稳,我不需要那些热闹的东西。

“五  要”

    一、要多拍。摄影是实践性很强的东西。光思考不拍不行,光拍不思考更没用。

    实行自己的专题前,要进行必要的调研,制定详细的计划,包括时间的安排、器材的选择、拍摄的内容、表现的方法等都要考虑到。一定要很理性,不能说先做着看,凭感觉。尽量不要在拍摄过程中随意变更,以免造成时间、精力和财力的无端浪费。

    说到“专题”,大家就会联想到各种纪实摄影题材。其实,任何摄影门类都可以做“专题”,或者说是“项目”,那样你就不是仅仅靠几幅作品“吃饭”了,而是靠有思想、有深度的系列作品获得成功。

    我不刻意追求视觉冲击力、光影、色彩等。纪实摄影哪有那么美的东西。过分追求所谓的“美”,会减弱影像的视觉效果。我需要的是真实性和信息量,所有拍摄的技法都要围绕这个中心。考虑到我的《老街》专题今后会用于展览、出版画册等,所以要保证较好的画质。用RAW格式拍摄,这样后期处理的余地大一些。感光度不要调得太高,以避免过度的噪点影响画质。后期对画面的色彩、明暗、影调等进行必要的处理,以保留更多的细节。处理成淡彩的效果,与老街古朴的风貌相统一,同时与“老街会成为人们脑海中淡淡的回忆”的主题相适应。纪实摄影作品可以做色彩和影调上的必要调整,但底线是不能添加、删除元素,即不能进行移动、删除、拼贴、合成等。

    当然,不同的摄影师,针对不同的题材,对表现手法的选择是不一样的。黑明的每个专题、每本画册,拍法都不一样,《新窑子》的“动”,《知青》的“静”,《西藏》的“大气”,《僧人》的“沉稳”,《tiān安门》的温馨回忆,都让人印象深刻。要是我拍新街,肯定会采取不同于《老街》专题的表现方法的。

    二、要多看。看好照片,让好照片塞满脑袋,把不好的照片赶出去。

    陈小波曾说:“新华社的很多摄影记者,在进新华社之前,并没有经过专业的图像训练,为什么能很快进入角色,拍摄出好的照片呢?就是因为他们多看好照片,每天看好照片,看全世界著名通讯社的新闻照片,在脑子里塞满好照片,把脑子里不好的照片赶出来。这样,他们在碰到类似场景时,就能潜意识地抓拍到好照片。不断看片,不断练习,就能很快成为一名合格的、优秀的新闻摄影记者。”

    同样的道理,搞任何摄影,都要多看好照片。那怎么看呢?除了报刊、杂志、画册、展览等外,网络资源要好好利用。去年11月,“徐肖冰杯”全国摄影大展评选揭晓后,我在网上看了全部获奖作品,感觉很不错,甚至比国展的作品还要好。这次大展的评委多为摄影评论家,评选注重学术性,倡导影像的多元化。近年来我很少参赛,看了本届大展作品,我都想参评下届大展了。每届的“荷赛”、“华赛”、“金镜头”等影赛评选结果揭晓,我都会在第一时间上网观看获奖作品。还有一些网上影展,比如色影无忌网站的“无忌影展”,也很不错,收集当下著名摄影家的作品参展,看后获益匪浅。要想搞好摄影,不得不看世界摄影大师的经典作品,而这些都能在网上轻松搜寻到。

    三、要多交流。影友交流、各种讲座、培训、专家见面会,是平台,也是资源。

    影友交流、各种讲座,我就不展开谈了。专家见面会,有必要说一说。200911月份的丽水国际摄影文化节上,安排了专家见面会,但门庭冷落,参与的影友很少,我觉得很奇怪。与专家见面,是个极好的学习提高自我的机会,而且没有任何限制条件,只要在网络上或者通过电话报名,届时缴纳100元“见面费”就行了。不会是心疼100元钱吧——你得到的东西的价值会远远超过100元的。再说,这样的价格相比国外摄影节,是很便宜的了。听说,美国休斯顿摄影节专家见面会的报名费要980美元呢。在专家见面会的专家组成上,组委会考虑得很周到,有拍风光的梁达明,拍纪实的王征,搞评论的鲍昆,从事摄影教育的宿志刚,从国外回来的石志民,画廊的策展人那日松,做影像拍卖的李欣等,不管你拍摄什么题材,有什么困惑和问题,都能在专家见面会上找到相应的老师和答案。老师都是平易近人的,没有任何“架子”,你就是提出显得有些“幼稚”的问题,也不会引起老师的不屑,所以根本没必要有什么顾虑和担心。

    当时松阳参加专家见面会的就只有两个人:一个是我,还有就是叶祖青老人。我当时带了两组照片,《老街》和《村庄》,组照没有什么明确的主题,有些乱。那日松老师的一句话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如果还停留在扫街阶段,很难有所成就。这样的片子遍地都是。”而鲍昆、王征老师则对我进一步开展专题摄影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并细心指出影像上明显的毛病。回来后,我及时调整拍摄方向,后来参加丽水摄影研修班后,又先后请教鲍昆、顾铮、李树峰、藏策、李媚、刘树勇等老师,不断完善,才有这个专题现在的面貌。叶祖青则带了松阳的很多老照片,请李欣等老师看看有没有历史和市场价值。我们的收获都不少。

    如果有机会参加一些摄影培训,是很好的。我参加过三个比较大的培训班:1999年沈阳的视听技术(其实就是摄影摄像)培训班、2006年北京的高级摄影技师培训班、这次为期一年的丽水摄影研修班。三个培训班的性质分别是基础班、提高班和研修班,循序渐进,对我的影响很大。作为上班族不自由,不然我很想脱产到高校系统学习摄影课程。去年9月份到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进修10天,感觉时间还是太紧,学得不过瘾,呵呵。

    四、要多学史。了解摄影史和当代摄影的发展趋势,有利于开阔视野。

    你不了解这些,就会“盲人摸象”,想出点小技巧,就以为很有创新了,其实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前人家早就搞过了;或者看到一幅稍有创意的作品,就大惊小怪,其实这种样式早就泛滥或者过时了。而了解了这些,你就能知道自己的作品在纵向历史坐标和横向国际视野中的地位,以及今后该往哪个方向努力。

    那怎么了解呢?当然还要通过多看、多读。我每年都要花几千元钱买书。读摄影史方面的书籍时要注意,书上的插图到底很有限,对你深入了解那些摄影家的作品样式、风格、流派等起不到多大的作用。你应该把一本《摄影史》扩展成几本甚至几十本书来看,广泛收集相关的图文和书籍。在这方面,网络又是一个可供充分利用的宝贵资源。如果再广一点,学习点艺术史知识,那就更好了。

    五、要多涉猎。从书法、绘画、美术、影视以及当代艺术中吸收营养。

    我两次去北京,都要到中国美术馆去看一看。去年9月,随丽水摄影研修班去北京电影学院进修期间,到中国美术馆看了第四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收获不少。我们也许不会去搞美术,但美术的一些新的发展趋势和动向能给我们不少启示和灵感。比如双年展中的国画,就与传统的国画大相径庭了,在表现手法上有了很大的突破。那摄影在创新上是不是有更大的可能呢?还有影视,我们平时看得多了,但只是注意故事情节,而没有去关注影视的拍摄手法、风格之类的东西。

    在了解、学习其他艺术门类的时候,我们可以接触得广一些。比如搞纪实的,除了看纪录片外,还可以看一些剧情片。再比如拍风光的,不一定就要看风景画,也可以看一些其他的东西。不要寄希望于马上产生效果,多看些东西总是没有坏处的。人的综合素养提高了,水到渠成,早晚能拍出好作品。搞美术的人转行搞摄影,往往上手很快,甚至在短期内就能取得较好的成绩,就是这个道理。去年9月去北京,时间匆忙,798艺术中心没有很好地看看,很是可惜。到国家大剧院看了芭蕾舞剧《睡美人》,看的时候,觉得与我从图书上了解的《睡美人》故事有很大的不同。舞剧结束后,听导演回答观众的提问,才知道这是经过较大的改编的。

    摄影的本质是瞬间性,这就决定了摄影有自己的本体语言。这个语言不是绘画的语言,也不是其他艺术门类的语言。这语言是摄影所独有的,是摄影区别于其他艺术门类的本质特征。摄影家在框取画面的过程中,其视觉元素之间形成有机的关系和新的语境,而不仅仅是光影、色彩、动感、虚化那一类的东西。如果把画意的东西全盘照搬到摄影中来,把摄影作品搞得似画非画的,就混淆了摄影与绘画的区别。

    静态影像和动态视频虽然有很多相通之处,但也是有本质区别的,是完全不同的东西。如果完全照搬影视的拍摄方法,那摄影作品就成了影视的“截图”了,还有存在的必要吗?有人预言,随着数码视频技术的不断发展,视频最终会取代摄影,到那时我们不用拍静态图像了,直接从拍摄的视频中截图就行。如果真会如此,那就是摄影的悲哀!将来,也许新闻摄影和报道摄影中的一部分会被动态视频替代,或者与动态视频相结合,但绝对不会是全部。摄影艺术运用的是摄影的本体语言,走的是摄影本体语言的路子,它首先是“摄影”。只要坚持这点,它就不会消亡!

    摄影的本体语言也要发展,也要突破,形成新的视觉语言,这样才能保持摄影旺盛而持久的生命力。我们要从当代艺术中吸收营养。当然,当代艺术也是良莠不齐的,充斥着大量的垃圾和糟粕,这就需要我们甄别、判断、选择、吸收。“我们应该多看一些真正好的、有价值的、创造性的,解放了语言、解放了影像的全新的当代艺术,恰恰是那些东西能给我们提供想象力和灵感。”(藏策语)

    【】2010年11月9日晚,作者应邀在松阳新闻网独山论坛“松阳拍客”摄影沙龙上作交流发言,在演示专题作品《老街》的基础上,介绍了自己的摄影经历、转向和理念,并谈了“五要”与“五不要”。11月12日,作者将“五要”与“五不要”的发言内容整理成文,发到个人博客及市县摄影论坛,引起网友关注。2011年4月6日 ,作者将该文予以充实,作为丽水摄影研修班的学习总结和体会,即形成上文版本。因丽水摄影研修班对学员总结集结出版有字数上的限制,4月17日,作者进一步将该文予以删剪。删剪版本发表于2011/03《丽水摄影》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