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民艺轩>影苑丛谈>摄影杂谈

拍给谁看呢

郑忠民

    

    “我的照片是拍给谁看的?”这个问题大家往往想得很少,甚至觉得这根本不是一个问题。喜欢拍什么就拍什么,想怎么拍就怎么拍,何必想那么多呢。

    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艺术家创作了一件作品,仅仅是完成了一半的工作,其艺术作品的价值和作用只有在接受者(读者和观众)的接受(观察、欣赏、理解、评价)的过程中才能体现出来。面对同一件艺术作品,不同的接受者会产生不同的接受效应,从而作出不同的阐释和评价。而且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和迁移,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和接受也会相应地产生变化。这就是一件作品有的人极为喜欢,有的人却厌恶至极;或者作品创作的时候立即引起了很大的轰动,时间一久人们却渐渐淡忘了;反之,当时觉得平淡无味,过后却重新得到认可,获得很高赞誉的原因所在。这两种情况其实属于接受美学中“水平接受”和“垂直接受”的研究范畴。对接受者的接受行为进行分析和研究,把握接受者对艺术作品的审美观念和欣赏需求(即接受美学中的“期待视野”),从而反作用于艺术创作和理论研究,可以提高创作和研究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

    看来,“拍给谁看”确实是一个大问题,它完全可以决定我们从事摄影创作的目的、意义、选题、拍摄、编辑、展示、传播、评价等,直至其成败。

    那么,是否可以这么说,我们是为内心、为情感、为现实、为历史拍摄,或者说,是为自己、为被摄者、为公众、为后人拍摄的呢?

    照片首先是拍给自己看的,我们是自己所拍照片的第一位观者,然而谁也不想让自己的照片埋没在私下收藏和自我欣赏之中,总想让自己的创作成果得到他人的认可。故此,照片虽然拍的是作者自己内心的感悟和对世界的看法,却绝不是仅仅拍给自己看的。
那么是拍给被摄者看的吗?仔细想一想,有多少被摄者能看到我们为他们拍摄并在媒体、展览、出版物上传播的影像,又有多少被摄者能了解我们拍摄的目的和意义呢?顾铮在《“出”“入”之间的张力与“边缘”的意义——关于侯登科的摄影》一文中说:“然而,作为一名出身于农民家庭的摄影家,当他成为了一个成就卓著的摄影家时,他其实面临着另外一种实际的尴尬,那就是他真正为之呕心沥血的农民们目前并无可能了解他工作的价值和意义。历时十年之久完成的《麦客》虽然为农民保留了一份珍贵的视觉文献,然而他们却又是与《麦客》画册这种精装的文化奢侈品无缘的。”

    为公众、为后人拍摄,有这个想法固然不错,谁不想自己的呕心沥血之作能够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认可呢?细思则显得太过求全。一幅或者一组摄影作品不可能做到让具有不同的地位、经历、学识、修养、志趣、性格、气质等的所有人都满意,更无法确保在将来的某个时刻它一定会闪现出耀眼的光芒,赢得所有人的中意和欢喜。

    虽然在移动互联时代,照片传播和分享的渠道日渐丰富多样,要想让自己的作品快速被摄影圈和社会公众所熟知和欣赏,其捷径还是尽快地获奖、发表和展出了,故而首要的课题是要吸引掌握“生杀大权”的评委、编辑、策展人等精英人士的眼光,这就需要强调题材的新颖度和画面的冲击力,不然如何能够从几近泛滥的图像海洋中脱颖而出呢?然而,“过度的美会损害真”,过分强调画面的冲击力和形式感,是否还能深度呈现主题内涵值得商榷。在全民狂欢的摄影时代,展览比赛层出不穷,品质不一。不可否认,参赛参展是检验创作水平的重要途径和促进创作提升的重要动力,但如果热此不疲,虽然可能会名利双收,需要警惕的是会否随波逐流,失去自我——到头来发现一辈子拍的都是别人的东西,没了自己的影子。

    如果是拍给理论家和评论家(他们也常兼任评委和策展人)看的,那么题材的社会意义和深度挖掘是不容忽视的,对影像语言、材质、边界的创新和突破同样极为重要。如果是想引起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的关注,那就要在影像的表现和传播上下功夫。如果是想给其他学科(民族学、民俗学、社会学、人类学等)的研究人员提供影像资料,那拍摄者首先要了解相关学科知识,甚至自己就是那个学科的专家。照片要体现影像的历史、文献和档案价值,信息量是第一位的,详尽的文字必不可少,否则图片的多义性很容易让人产生误读误判。

    “拍给谁看”已成为不少摄影师进一步突破瓶颈、不断创新的难题之一。常听人说,一些发表、出版、获奖、展出的作品看不懂,这大致有两种情况:要么是作者和编者、策划者没有解决好给谁看的问题,拍摄或者编辑不对路,使得大家看不懂;要么是我们看了本来不是给我们看的照片,自然看不懂。用“沙龙”的标准去看“纪实”,以“经典纪实”的要求去看“新纪实”,从“传统摄影”的角度去看“观念”“先锋”“新锐”“当代”等,都是没找对语境,自然无法对话,反之亦然。那些没有结果的纷争,大多出于这种原因。

    故在拍摄一个题材之前,要把“拍给谁看”纳入考虑的范畴之中,试想从观众的角度会如何看待自己的作品,以此来决定照片(单幅或者组照)的主题提炼、表现方法、呈现方式、传播渠道等。另外,还要很清楚自己需要看什么、学什么,至于那些本来就不是拍给我们看的作品,看不懂很正常嘛,看不看都无所谓了。

(2016/05/04完稿,2020/06/04修改,发表于2020/06/17《人民摄影》报第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