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民艺轩>影苑丛谈>摄影杂谈 民俗的多彩 郑忠民 |
民俗风情是广大影友喜欢拍摄的内容和题材。那么,什么是民俗和民俗学?民俗学与民俗摄影的关系如何?该如何着手开展民俗摄影呢? 民俗和民俗学 民俗,简而言之就是民间风俗,是人们在日常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通过语言和行为传承的各种文化事象。民俗学就是研究民俗事象的学问。民俗学是社会科学领域中一门独立的学科,并与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历史学、地理学、语言学、宗教学等学科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 民俗具有如下基本特征:社会性。民俗是人们在共同的生活中所形成和约定的风俗习惯。 集体性。民俗的集体性是指集体的创造和传承,表现在民俗的产生是集体创造的,或者是个人创造并经集体的响应、丰富和发展而来的,同时民俗的流传依靠集体的行为来完成。 模式性。民俗形成后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并在发展中形成一定的类型和模式,代代相传,成为社会成员共同遵守的规则。 传承性。民俗在时间上的传承主要表现为内容和形式上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民俗在空间上的传播主要表现为由于民族迁徙或者周围地区、民族之间的相互借鉴而在一定地域范围内流传。 变异性。民俗在流传过程中,由于受到社会的、政治的、生活的种种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内容和形式上的变化。民俗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活态的、演进的。 民俗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物质民俗。包括服饰、饮食、居住、交通、生产、交易等。 社会民俗。包括家族、村落、民间组织、人生礼仪、岁时习俗等。 口承民俗。包括神话、传说、故事、歌谣、说唱、叙事诗、绕口令、谚语、谜语等,属于民间文学的范畴。 精神民俗。包括巫术、宗教、信仰、禁忌、道德、礼仪、游艺等。 从民俗的概念、特征和分类来看,民俗丰富多样,包罗万象,与百姓的日常生产生活活动息息相关。民俗是一种生存方式、文化模式,是民族思想文化的源头。故而民俗学又被称为“文化之学”、“百科之学”。 民俗摄影的概念 摄影对现实世界的真实记录,以及对细节的细致描摹等功能和特性,使得摄影成为保存民俗文化、进行民俗研究的重要手段。照片对物件的质地、纹理、色彩、形状的准确描摹,对仪式、活动重要环节的精确记录,能够弥补文字叙述过于抽象概括的缺憾。当前民俗文化面临变迁和濒危的困境,其保护和抢救已迫在眉睫,摄影应该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通过发掘抢救、拍摄记录、保存研究、传播分享各地区的独特民俗事象,呼吁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并为将来的民俗历史研究、民俗事象恢复提供依据。 那什么是民俗摄影?民俗摄影是民俗学摄影,还是以民俗为题材的摄影?民俗摄影与民俗学的关系如何?对这些问题,目前学界还存在争议。我认为,民俗摄影就是以民俗事象为题材的摄影门类。民俗摄影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参与者众。其中民俗学家以摄影为手段的民俗学研究,以及极少数具备文化自觉的民俗摄影家从事的民俗摄影工作位居民俗摄影这个“金字塔结构”的塔尖部分,他们从事的是专业化、学术化、知识化的影像采集和研究工作。而其他民俗摄影工作者和爱好者拍摄的民俗影像也能成为民俗学研究的素材和资料。如果将民俗摄影仅仅定义为民俗学摄影,不利于发动更多的人参与到民俗摄影的普及传播以及民俗文化的保护传承中来。 民俗摄影的问题 目前不少从事民俗摄影的人对民俗这个概念存在误解,主要有: 认为民俗就是指举办的各种民俗活动,比如祭祀、节庆、婚嫁等,而与日常生活无关。或者认为,民俗只存在于少数民族中,汉族的民俗事象不多。这几种观点抹杀了民俗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以及民俗与百姓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民俗只存在于乡村及少数民族聚居区中,城市里是没有民俗的。这种看法导致影友们热衷往偏远地区的老镇古村跑,而对所在城市中身边的民俗事象视而不见。其实,从纵向的历史进程来看,城市由乡村发展而来,城市是乡村民俗、乡土文化的集合体。从横向的地域变迁来看,城市民俗和乡村民俗之间又会相互影响、借鉴、融合。相对来说,城市民俗的稳定性不如乡村民俗,且消逝后不易恢复。比如城市的老街区往往保留了传统的生活方式,但随着城市的扩张和老街的拆除,这种生活方式会在短期内受到破坏乃至消亡。又比如城市的广场文化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生变化,如今热门的广场舞也是重要的城市民俗事象之一。 将民俗展演、表演等同于民俗。因传承、展示、宣传的需要,进行规范的民俗展演是非常必要的。但现在各地特别是旅游景区举办的民俗表演往往追求表面的繁华和热闹,对民俗活动肆意进行改造,“画蛇添足”、“添油加醋”,甚至生搬硬套,无中生有,搞得不伦不类,失去了原汁原味的民俗文化内涵,对公众造成很大的误导。这是一种社会现象,值得记录,但民俗摄影工作者要有辨别力,分清哪些是伪民俗,哪些是真民俗。 正因为存在上述认识上的偏差,导致目前民俗摄影存在以下几个突出问题: 题材高度集中。对身边百姓的生活状态缺乏独特的发现,热衷于到“老少边穷”地区以及少数民族聚居区“采风创作”,似乎民俗总是和“土老破旧”挂上钩。成团结对,带着猎奇的眼光,捕捉所谓的奇观异象,造就大量雷同、重复的影像。 表象化和碎片化。没有系统化的民俗摄影意识,拍摄前没有做足功课,做好规划,拍摄中只是表面化的随意性记录,缺乏整体关照,缺少文化内涵。 过分唯美。以光影、色彩、线条、视角取胜,初看“光彩照人”,细看“败絮其中”,没有呈现民俗事象丰富的信息和内涵。由于表演性的伪民俗往往“精彩纷呈”,特别能吸引摄影人的镜头。 民俗摄影的要义 首先,要求真务实,弘扬文化。民俗摄影的受众面一是民俗学研究者,二是广大人民群众。民俗影像既有历史文献和学术研究的价值,又有弘扬传播民俗文化的意义。在这个网络和自媒体时代,图像的传播会产生广泛而深层的社会效应。民俗摄影一旦失去真实性,则会让公众产生偏见,对研究产生误导,以讹传讹,很难纠正,后果不堪设想。要保证影像的真实性和说明文字的准确性,警惕过分追求美而损害真,肆意导演、摆拍,甚至PS造假;警惕不经过调研,凭想当然撰写文字说明。民俗摄影的目的是反映生活,传播文化,收藏历史,决不可随意。民俗摄影的魅力是建立在真实基础上的美。民俗摄影工作者从一开始就要树立实事求是的观念,尊重事实,尊重拍摄对象。 其次,要深入学习,提高素养。从事民俗摄影需要掌握系统的民俗学知识,具备较强的理论功底,运用科学的调查方法。要对拍摄的相关主题进行深入调研,查找文献资料,对拍摄的民俗事象、民俗活动事先有充分的了解,并制定详尽的拍摄计划,才能在拍摄中有的放矢,抓住活动中的关键环节和有意义的瞬间。 优秀的民俗摄影工作者不一定是民俗学专家,却一定对民俗及民俗学有较深入的了解。反之,优秀的民俗学家不一定是民俗摄影家,因为摄影本身有自己独特的语言。民俗学家的摄影和摄影家的民俗摄影是有一定的区别的,前者服务于民俗学研究,是民俗研究的一种手段;后者是以民俗事象为题材的摄影创作,借此表达作者的思想和立场。 第三,要深入生活,调查研究。民俗摄影工作者只有靠近拍摄对象,将自己融入到当地的民俗生活之中,进行实地采访调研,才能得到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拍摄,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不是一到现场,手忙脚乱,拍摄一些表面化的场景,浮光掠影,走马观花。 “田野调查法”,又称为“田野作业法”、“直接观察法”,是民俗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也是民俗摄影的重要方式。民俗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研究方法上强调对研究对象进行系统、深入的实地考察,以期获得丰富的第一手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和研究,梳理出民俗文化的一般规律和法则。摄影在民俗事象田野调查中的作用正在不断增强,成为田野调查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成为田野调查工作的核心。 田野调查的内容包括文本(收集和记录民俗事象的资料)、形式(民俗事象的具体表现形式)、语境(民俗事象的文化语境和社会语境)等。田野调查的方法有资料收集、走访调查、信息采集、录音、录像、摄影等。 第四,民俗摄影往往以专题的形式呈现。对某一种类的民俗事象,用单幅照片往往难以呈现该民俗事象的流变进程、活动内容和文化内涵。要将深度采访、资料搜寻、旧照收集、现场拍摄等结合起来,形成系统化的摄影专题。大型的民俗专题还可以细分为几个小专题。组照中的每幅照片既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又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它们以一定的逻辑性相连接,如时间上的线性、空间上的推进等,共同为全面、完整、深入地表现主题服务。 第五,照片与文字的结合。在民俗摄影中要谨慎处理图像的视觉属性和文献属性的关系问题。缺乏文字说明的“锚定”,图像的解读将呈现多样化和不确定性。文字说明一般分为总说明和分说明。总说明要交待该民俗事象的历史发展、流变过程、主要特征、具体内容、活动流程、文化内涵等,同时注明拍摄情况。分说明要阐述每幅照片的背景、知识、人物关系等,而不是重复阐述照片中显而易见的内容。文字说明与照片、总说明与分说明之间不应有过多的重复内容,而是互为补充的有机整体。 最后,民俗摄影作品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优秀的民俗摄影作品,不但要求具有较高的社会文化价值和文献史料价值,还应该具备较高的艺术表现力和艺术欣赏价值。民俗摄影不是简单而随意的记录,而是对民俗文化的独到理解和洞察。民俗摄影作品不能仅成为民俗研究文章的插图,脱离开文字说明,民俗摄影作品仍然是“成立”的,仍然会受到群众的喜爱。优秀的民俗摄影作品完全可以进入美术馆、博物馆展览,经典作品甚至是影像收藏市场的宠儿。 【参考文献】 陶立璠著《民俗学概论》,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7年第1版 (2016/8/31写, 发表于2017/10/27《中国摄影报》第九版,发表时改题名为《民俗、民俗学与民俗摄影》, 发表于2019/7/17《人民摄影》报第15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