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民艺轩>影苑丛谈>摄影杂谈

《论摄影》是必读书吗?

郑忠民

    

    美国作家、评论家苏珊·桑塔格(Susan Sontag,1933—2004)的文集《论摄影》(On Photography,1977)被誉为“摄影圣经”“必读书目”,专家推荐的摄影书中必有它,影友的书柜里摆着它,很多人写文章爱引用它的“金句”,可是常常听到有人说“看不懂”“读不下去”。这是为什么?

    桑塔格著作颇丰,与摄影相关的有两本书,即《论摄影》(1977)和《关于他人的痛苦》(Regarding The Pain Of Others,2003)。前者探讨了摄影诸多方面的课题,后者探讨了摄影与战争的关系。

    《论摄影》由6篇文章组成,分别是《在柏拉图的洞穴里》《透过照片看美国,昏暗地》《忧伤的物件》《视域的英雄主义》《摄影信条》和《影像世界》,写作历时5年之久,最初连载于《纽约书评》杂志,1977年集结出版。

    在此之前,德国的瓦尔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1892—1940)探讨了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和影像消费,法国的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1915—1980)研究了影像的符号学和结构分析方法,法国的居伊·德波(Guy Debord,1931—1994)探究了当代社会的消费主义和景观化……在《论摄影》中,桑塔格承接了这些现代文化大家的批判和思考,对摄影这样一种看似普通,实则深刻影响社会的视觉文化样式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和分析,提出了一系列深刻的观察和思考:摄影与真实世界的关系(其真实性、欺骗性和掠夺性),摄影与意识形态的构建,摄影的美感化问题,人道主义摄影的滥情效果,摄影作为监视、控制、权力、消费等的工具性……桑塔格承前启后,触及了摄影与社会文化的几乎所有重要课题。她广博的学识、敏锐的洞察、犀利的语言让这本经典著作问世40年来一直好评如潮,长盛不衰。她的论述启迪了后来者,深刻地影响了此后影像研究的发展。作为置身于当代社会的影像海洋,既是影像的生产者,又是影像的消费者的广大摄影人,有必要读一读《论摄影》,重新反思、检视影像、社会与自我的关系。可《论摄影》并不容易读懂弄通。

    桑塔格学识渊博,写的文章涉及面广,内涵深刻,我们的眼界往往跟不上。桑塔格兴趣广泛,涉猎和研究的领域涵盖文学、艺术、历史、文化、哲学等。她本身就是作家,写有多篇小说。当我们不了解相关领域的知识时,读她的文章就像“隔着玻璃门瞎看,就是进不去”。

    以本人为例,我很喜欢看电影,对近20多年来的美国和中国电影的发展有所了解,更早期以及其他国家的电影则看得少。《论摄影》中谈到的多部影片,我只看过意大利导演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Michelangelo Antonioni,1912—2007)的《放大》(Blow Up,1966)和《中国》(China,1972)。对世界文学的了解仅限于读过几本文学名著,对绘画的了解仅限于西方艺术史上的代表流派、代表画家及其代表作品,对艺术评论、艺术哲学的了解仅限于读过几本书,至于美国的历史、社会和文化,几乎可以用“一无所知”来形容。摄影算是我最为了解的领域了,可相比人家,说“一知半解”并不为过。这样的知识面,是很难真正进入到桑塔格文章的语境中的。

    早在2008年,我就买了《论摄影》,当时硬着头皮看了两篇,实在看不下去了,一放就是10年。以我这10年来对摄影的不断学习和提升,料想能看懂《论摄影》了,于是重新拿起书来。结果出乎我的意料,读起来还是有些吃力,对部分章节的理解和把握还是有难度,不过总算坚持看完了。

    在谈到《论摄影》的写作时,桑塔格说:“……这是关于现代世界的,是关于消费主义意识和资本主义,是关于许多现代伦理道德及美学态度,而在这些方面,摄影似乎是特别丰富的例证。”可以说,桑塔格是将摄影放在社会、历史、文化这样的大环境中来考察和研究的,如果我们不能站在同样的高度,就无法与之对话。这应该是摄影人看不懂《论摄影》的主要原因。

    中国内地有《论摄影》的两个译本:一是艾红华与毛建雄译、1999年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此译本我未看过,据说谬误之处较多。二是黄灿然译、2007年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业界对此译本的评价较高,译笔准确,文字洗练,清丽可读。译者在书中加了许多译注,此为贴心之举。2008年我购买的《论摄影》就是此译本首版的第2次印刷。2010年该译本作了修订校正,推出插图珍藏本。

    但读这个译本,还是会觉得不少文句深奥晦涩。这其实不完全是翻译的问题。英语和汉语的语法规则是不同的,比如英语的定语、状语是放在被修饰词句的后面的,所以定语和状语长一点也没有关系,读起来并不会觉得突兀。可翻译成汉语后,定语套定语、状语套状语的句子读起来就会觉得很拗口。不要说看理论书的译本,就是看日常书籍的译本,汉语也充满了异国味,读起来总不够畅快。这是语言转换带来的阅读障碍,是没有办法的事儿——精通外文的早去看原版了。

    还有就是桑塔格的文风问题。她的文章并不是那种条分缕析的规矩写法,而是结构松散,旁征博引,随性所至,侃侃而谈,看似杂乱无章,在其丰盛慧黠、抽丝剥茧的论述中蕴含着独特而深刻的思辨。《论摄影》系列文章原载于《纽约书评》,读者群主要是作家、文化界人士和知识分子。桑塔格自然把文章的读者看成是行家,在文中接连抛出摄影界内外一串串的名字、作品、论述及评价,想必读者也具有同她一样丰富的影像经验和文化认知。

    说《论摄影》是“摄影圣经”没错,说《论摄影》是“必读书目”就有些强加于人了。每一个人都是独立自由的个体,凡事不必强求。一个普通影友,平时拍拍花草,追追云雾的,纯粹玩个开心,你给他一本《论摄影》,那不是为难人家嘛。如果想在摄影上有所提升和发展,甚至进行深入研究的,那就不是单看《论摄影》了,要扩大自己的阅读量。暂时看不懂《论摄影》也没有关系,先放下,多学习,等待时机,再看不迟。要完全看懂《论摄影》并有自己的见解和判断,就要让自己的学识跟上桑塔格,这不是普通影友能够轻易做到的,但也不是没有可能。多看理论书,对摄影的本质及其与社会的关系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对于转变摄影观念,促进摄影创作是有帮助的。

(写于2019/03/07,原题《〈论摄影〉必读吗?》,发表于2019/03/27《人民摄影》报第1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