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民艺轩>影苑丛谈>摄影杂谈

游本宽工作坊的见闻和随感

郑忠民

    

    游本宽是台湾80年代第一位在美国取得“美术摄影”和“艺术教育”双硕士的影像艺术家。除艺术创作外,他还受聘于台湾北部的主要大学进行摄影艺术教学,并致力于影像艺术创作的学术研究。他最早提出“美术摄影”的概念,并成为台湾“美术摄影”的代表人物,在艺术界和学术界拥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去年9月,应浙江传媒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和浙江摄影网的邀请,游本宽在杭州开办了“美术摄影”创作工作坊。我对工作坊非常关注,沈珂老师撰写的两篇工作坊笔记都仔细地看过多遍,对游本宽老师的教学方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仍然对游老师怀有好奇——老师提出的“美术摄影”到底是什么?老师的主要作品有哪些?创作理念怎样?对当代摄影的看法如何?具体如何指导学员的创作?
    今年3月,当听说省摄协将再次举办游本宽“美术摄影”创作工作坊时,我很是兴奋,希望能近距离地与游老师接触,向他请教,故精心准备了作品和文章,申报参加工作坊。但我知道,与我一样很想参加工作坊学习的人一定不少,而工作坊学员的名额有限,往往会难如所愿。如未能入选工作坊,我也要去旁听。就这样,我成为了工作坊的一名旁听生。

    工作坊于4月4日至7日在杭州举行,共分4个活动单元。一是“那、那、那”。学员每人每次以1小时为单元,发表作品并和老师及全体学员进行深度的创作研讨。这是工作坊中最重要的活动。二是“本宽说”。老师按学员发表作品的内容,加上全体学员互动的情况,即席设计相关主题,以小专讲的形式凝聚、延展议题的深度。共有《黑白影像的第一想》、《摄影是什么?初认识》、《线•恋》、《从“纯粹摄影”到“记录摄影”》四个小讲座。三是“这、这、这”。老师以尊重创作“私密性”的特质为本,为学员提供和艺术创作相关的个别指导,每人限1小时。除私聊外,学员也可以选择公聊,即与老师和全体学员共同探讨创作的相关问题。四是“水波行”。老师按全体学员互动的实况,设定命题,让学员在短时间内完成“某种成品”。在和学员个别小讨论后,再集结发表或研讨。

    工作坊的教学方式,我概括为“五式”,即提问、对话、互动、启发、引导式。游老师认为,老师=学生,老师和学生是平等的交流关系,双方都能从相互探讨中有所感悟和启发。游老师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给我提问”了。问题是创造力的开始,没有问题的学生不是好学生,而游老师循循善诱,特别善于引导学生思考,提出问题。但他不会给你一个明确的答案,或者一个结论性的东西,而是通过对问题的梳理和分析,给大家一个继续深入思考的切入点。作者=观众,好的创作者应该是一个好的观众。他会发动所有学员和旁听人员一起来解读学员作品,讨论相关议题,帮助梳理思路。有时,老师和学生的观点有所不同,甚至产生针锋相对的辩论,也很正常。

    每个学员的作品风格都不相同,如何在保持其艺术特质的基础上,继续完善和丰富作品,才是学员们要解决的首要问题。而启发式教育无疑契合了这样的创作实际,让学员们开动脑筋,发散思维,寻找到属于自己的摄影之路,而不是靠直接而强势的指导生产出千篇一律的模式化作品。

    游老师的教学方法给了我不少惊喜,他会针对不同学员的不同作品,采取不同的分析、解读方法。比如对作品所涉及的内容和要素进行分解,一一列出,看哪些内容、哪些要素已经在作品里有所表现,哪些还没有予以表现,为什么没有表现,有没有进一步表现的可能性,等等。发动学员们通过影像中的各种元素去梳理创作者的思路和想法,同时对学员们今后的创作会起到很大的借鉴和帮助作用。

   

   

    游老师还给大家分享影像学习和创作的历程,展示作品和画册,阐释创作理念,并以自己的作品为例,与学员们进行互动交流。老实说,游老师的作品与我原先的想象有很大的差异。除了作为影像练习的《摄影构成》,带有装置艺术成分的《法国椅子在台湾》、《台湾新郎》,探讨影像的内观哲理与并置艺术的《潜•露》外,其他作品如《台湾水塔》、《台湾围墙》、《台湾房子•商家/民舍/宗教建物》、《迪化街》、《永续宝岛》、《台湾公共艺术•地标篇》、《真假之间•动物篇/肖像篇/信仰篇》等,以日常显现的台湾景观、建筑及其相关的文化产物为内容,属于“景观摄影”的范畴。内地的景观摄影动辄使用大画幅的技术相机,好像非此不够艺术。而游老师的作品多使用中画幅胶片相机或者135全画幅数码单反相机拍摄,平时外出则带着索尼单电α55。这好像与知名的艺术家身份有些不相符啊!

    数码还是胶片,画幅如何选择,这是学员们在创作中经常会遇到的一个比较纠结的问题。对此,游老师认为,用数码好,还是用胶片好,这不是很重要。关于画幅,也不必想那么多,用身边最方便的东西来做就行。有学员认为,大画幅相机拍摄的照片信息量大,并可以让自己放慢拍摄速度。游老师则反问:工具是阐释特定结果的手段,还是有其作者的必要性?不要被科技和潮流牵着鼻子走。信息多少跟相机没有太大的关系,放慢速度的理由也不能成立。
    由于没有使用具有移轴功能的技术相机,游老师作品中的建筑透视变形非常明显,加之没有选择特定的天气和光线条件去拍摄,作品似乎不是很协调统一,却因此有了一种自然、亲切和温暖的感觉。有一次游老师举办展览时,一位观众就说:“你这样的作品都能展览,那我也可以搞展览了。”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让老百姓觉得他不太会拍照,这样才显得真实而亲近。

    这次工作坊通知学员尽量带纸质作品来,结果除了范顺赞、欧阳世忠、叶文龙、朱华兴外,其他八名学员带的还是电子影像。播放电子影像的时候,有的学员已经发现问题了,就如汪诗雨说的“颜色显示不正确”、“照片太暗了,看不清细节”。游老师先后以汪诗雨、朱华兴、叶文龙、范顺瓒等几位学员的作品为例,分析什么是“正确颜色”,如何把控色彩的平衡和恰到好处,有没有“色彩倾向”,色彩对于艺术家风格塑造的重要意义等问题。游老师告诉大家,不要轻易拿作品的电子影像给人看,屏幕上的东西不是作品。不同的材质有不同的气质,因此材质的选择和印前的调色非常重要。作品的编排、尺寸也是形式。形式需要我们了解很多东西。形式是值得我们去“耕耘”的部分,即形式如何为原有的内容加分。但不能为了形式而形式,形式得有其意义。游老师向大家展示了即将在中国美院展览的大幅面作品《潜•露》(共6幅,限量3张)、《台湾水塔》(共9幅,限量8张),其真切的色彩、沉稳的影调背后,展现的是创作者独立的精神和品格,令人叹为观止。

    游老师于4月8日在中国美院举行“一日艺术快闪”活动,内容包括一个展览、一个交流和一个讲座,由省摄协高校专委会和中国美院传媒动画学院摄影系联合主办。我们原以为展览作品早早地装框运往美院,被整整齐齐地挂在墙上等待观众前来观展,却没想到在展览的前一天还能看到展览的原作。我有些纳闷——这些收藏级制作的限量版作品到时怎么布展?总不能直接用图钉钉到墙上吧?或许美院已经制作好展览用的相框?
    我们带着一堆的疑问来到展厅,发现厅徒四壁,物件杂乱,马上动手打扫卫生,并帮助游老师布展。游老师根据现场条件和作品内容、尺寸、色彩等,提出总体的布展方案,并发动大家思考,如何更好地展现作品。大家有好的主意,游老师欣然接受,这更加激发了大家的参与热情。在布展中,游老师随时与大家交流看法,并对布展作出调整。通过参与布展,大家进一步理解了游老师的作品,也进一步深化了工作坊所学。我们戏称此次布展为“工作坊实践课”。

   

    不出所料,同时又觉得不可思议,那些收藏级的限量版作品竟然真的是用图钉钉到墙上的!因为幅面比较大,《潜•露》、《台湾水塔》两个系列的作品分别展示于展厅的外侧,观众一进门就能看到作品。而那些较小尺寸的作品,如《东看•西想》、《台湾围墙》、《永续宝岛》等,则“散乱而随意”地贴在展厅内侧的各个角落里。画册《真假之间》是长条形的手工书,摊开在长桌上,此起彼伏,宛如波浪。加上各种式样的台灯照明,显得别致而另类,与作品本身相得益彰。《有人偶的群照与圣诞树》、《台湾新郎》、《台湾公共艺术•地标篇》、《游潜兼巡露――“摄影镜像”的内观哲理与并置艺术》等画册则放在另一侧的桌子上,每本画册的设计和观看效果都不同,让我们明白了,出画册和搞展览一样,并不是简单的图片集合。

    这样的布展方式,没有过多的张扬和喧哗,却显得灵活而生动,能够吸引观众参与进来,而不是简单直白地把视觉停住了。而且作品本来取自生活,就要还原到生活本来的面目,而不是“西装革履”地展示——太整洁就不是生活了。对《潜•露》这样的系列作品,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看法,作品只是一个故事的起点,让他人完成更多的故事内容。

    游老师一个重要的创作理念,是“装得不刻意”。“完全不刻意地拍摄,那是天才。我是笨鸟慢飞,只能装得不刻意。那么,我怎么能装得不刻意?怎么让不刻意真诚地流露出来?”“我还是要让照片回到照片,而不是像绘画。”“好的对象自己会说话,根本不用加这加那。”

    4月8日下午,举行“回•NO.2新学院摄影活动交流会”,特邀欧阳世忠、潘世国、汪诗雨三位工作坊学员放映作品和互动交流,游本宽、沈珂、毛小芳、郑幼幼以及美院的矫健、邵文欢等老师参与讨论。晚上,游老师作了《当左眼看到右脑时——从有文化的看,到有感的艺术实践》的专题讲座,以创作和发表的历程对比,来映照数字化时代中作品更迭频率加快、艺术家发声不易的现实与无奈。有了工作坊的旁听和上午的布展经历作为基础,我对讲座中提到的影像作品和展示方式(传统照片、“艺术书”和多元影像装置)有了更深切的理解。美院一天的摄影活动,事实上已成为工作坊内容的延续,这是连主办方都没有事先想到的。
    讲座结束,我们与游老师告别。经过五天来每天十几个小时的连续“作战”,游老师面露倦意,声音沙哑,但仍然热情地跟我们握手道别,并一再对我们的全程旁听表示感谢,其学识、耐心和敬业让人感动,令人敬佩!
    驱车三个小时回到家,已是午夜时分,顿觉身心疲惫。赶快洗洗睡吧,明天还要上班呢。

(2013/04/17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