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民艺轩>影苑丛谈>摄影访谈

采访郑忠民

浙传摄影采访小组

    

    采访方式:线上采访

    时间:2017年1月16日

    被采访者:郑忠民,2016浙江摄影工作坊作品展参展人

    采访者:浙江传媒学院2016级摄影专业3班沈静言、汤芷情、沈嘉浩等

    策划、指导老师:邢千里

 

    【相关链接

    乡村空间 

    乡村空间展览现场

 

    沈静言(以下简称沈):郑老师您好,很高兴您能接受我们的采访。不少人在看了您的参展作品《乡村空间》后,甚有感触,一张张的照片就如同一个个的瞬间,激发起人们对儿时对家乡的回忆和深思,也从中感受到了家乡的变化发展,让人们在城市生活中也可以感受到乡村中文化的变化。我们收集了一些问题,来请教一下老师您。

    郑:好的。

 

    沈:这次展览的主题是“凝视”,你们是先确定这个主题去创作的,还是在拍摄完找到一个共通点才取名为“凝视”的?

    郑:2016浙江摄影工作坊作品展的主办方浙江摄协将展览的主题确定为“凝视”,可以说是对为期半年多的工作坊活动和成果的总结和提炼。对于这个开放性的主题内涵,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理解。就我个人的理解,“凝视”是工作坊学员们对社会、艺术、人生进行长期而深入的观察、审视和思考,而发出的源自内心的体悟和感受。

 

    沈:您在拍摄中又是如何表现凝视的?

    郑:参展作品表现的是作者对拍摄对象和相关问题的“凝视”,最终还要通过观众的“凝视”来解读和检验。好的照片是用来“凝视”的,不需要炫技,老老实实、规规矩矩地把片子拍好就行了。

 

    沈:从您的简介和作品中看得出,您拍摄这组作品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您觉得在这个过程中感触最深的是什么?

    郑:拍摄这组作品是建立在对乡村建设长期观察和思考的基础之上的。我感触最深的是,乡村的变化实在是太快了,而这种变化就真真切切地发生在我们身边。

 

    汤芷(以下简称汤):沈珂老师在导师评语中认为,作者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空间样貌的突变是否意味着文化失错的无可奈何”。而在这组作品中您多用现代乡村建设的改变与传统的乡村风景风貌做对比,请问您对现代化进程中的乡村是报以一种怎样的态度呢?

    郑:乡村和城镇一样,都需要发展,这是确定无疑的。但如何发展,在发展中如何保护环境,传承文化,这是一个大问题、大课题。我通过我的作品来发问,引起大家的思考。我无意、也不可能提供这个问题的明确答案。

 

    汤:老师的作品最终改名为《乡村空间》,但“空间”二字让人有点难以吃透。可以谈一下您对“空间”概念的理解和您的这组作品与其的联系吗?

    郑:二十世纪末期以来,中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空间景观急剧变化,受国际摄影的影响,中国的一些摄影师逐步从对事件的关注转向对空间景观的关注,这就是当代摄影的空间转向。空间转向以深入的空间描述赋予现实问题以深度,提供反思现实的空间维度。这种转向是从快照到凝视,从叙事到非叙事,从情节捕捉到细部呈现,从强调瞬间性到摄取空间的时间切片,从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到关注人的生存空间的转变。这时空间成为主体,空间在讲述。空间本身有生产性,空间本身有价值。通过空间景观的变化表现社会的发展变迁,表面上安静沉默,实际上更有力量。

    我的参展作品原题《新农村》,后来改名为《乡村空间》。“新农村”是具有一定政治含义的概念,会引导观众往单一的政治议题上去思考,且其涵盖的内容过于宽泛,超出了拍摄对象“乡村公共建筑及其所处空间”的范畴。名称既要概括作品主题,又要留下解读空间,改为“乡村空间”较为合适。《乡村空间》截取了乡村建设中的现实景象,让不同时空的自然和文化元素在同一个画面中并存、融合、冲突、碰撞,由此来展现作者对乡村发展中社会、文化、自然关系的思索。

 

    戎峻炜:老师您的作品是从哪个角度切入当下乡村风貌的?

    郑:如前所述,我是从空间景观的角度切入当下的乡村风貌的,拍摄的主体是乡村中新出现的典型建筑和公共设施。这些建筑和设施涉及乡村交通、环境、卫生、体育、旅游、文化、市场等诸多方面的建设,其现代化、城镇化、园林化、景点化、同质化等诸多特征与奇观,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新农村建设的价值取向与文化形态,以及在全球城市化进程背景下,中国乡村受消费意识形态和权力双重影响而产生的诸多变化。显然,乡村的新式建筑与来自远古时代的山水景象不可分离,与历经数百年风雨的村落景致不可分割,也与当下乡村的公共文化认知不无关系。通过对乡村公共建筑及其所处空间的细心观察和审慎选择,以冷静、沉稳、庄严的态度,将凝聚在这些建筑及空间中的不同时空的文化元素提取并组织在现实场域的景象之中,由此展现出传统与现代冲突碰撞、混杂交融、若即若离的复杂关系。

 

    沈嘉浩:老师在表达现代都市建筑与乡村建筑的空间关系时,是否也表达了一种对现代都市拥挤空间的厌烦和对乡村环境的向往或者是其他的感情呢?

    郑:虽然我的本意还没有牵涉到现代都市建筑及其空间,您的理解并无不可——作品的解读本来就是开放的。我生活在松阳这个小县城,已经习惯了,要是让我一下子到大城市工作生活,肯定不适应。但大城市有大城市的好处,有各种资源、资讯、机会等。

 

    汤:在您的作品中有游泳池的那一张,看第一眼便深深吸引住了我。请问你是如何发现这样一个有趣的地方的呢?您拍摄这张照片时心理活动是怎样的呢?

    郑:这是一个山村里的游泳池,以前就听说过,但在此之前我没有去过。当我开着小车,沿着盘山公路一路前行,到了山头,豁然开朗,看到眼前是一个游泳池,那种心情真的难以描述——惊讶、有趣、欢喜、惋惜——事实上,山头气温低,留守村民不多,外来的游客也极少,除了刚建游泳池时热闹了一阵外,平常很少有人来游泳。

 

    雷雨晴:老师这次的作品基本以中轴构图为主,能为我们讲讲这样做的原因吗?

    郑:可以说,我是用拍环境肖像的方式来拍摄乡村公共建筑的,我认为用这种中轴、对称的构图方式最为贴切,观众与公共建筑相互凝视,表现主题也最为直接有力。曾拍过一些公共建筑的侧面或者局部照片,感觉不是很理想。

 

    沈:展厅上那四联式的照片可以看出老师的别出心裁,请问一下这样做有什么特殊的用意呢?

    郑:我的展线位于杭州滨江江虹艺术馆展厅的入口位置,从门口进去,对门就是一面很大的展墙。如何在其上布置作品,让观众一进入展场就被作品所吸引,给他们以心理上的触动,是展览空间设计时首先需要考虑的。在沈珂导师的指导下,我专门去当地的一个垃圾填埋场拍摄了全景照片,分四联大幅面展示。这也是一幅点题的照片——作品表现的是人对乡村自然环境、公共空间的干预和改变。

 

    沈:那么您在排照片顺序时是怎么想的呢,对墙面展示和画册的图片顺序安排有什么用意在里面吗?

    郑:在展览的呈现方式上,墙面作品与画册相结合。墙面作品为大幅面展示,强调影像带给观众的视觉震撼,并注重细节的呈现。画册则注重影像的整体展示,由此带出对相关社会问题的思考和探究。两者同时展示,可以起到互补和交融的作用。

    墙面展示的照片有单独的,也有两幅并置的。并置的照片之间会产生对话,是1+1>2的关系。而画册基本上是按照乡村公共建筑的类别来排序的。

 

    沈:老师您觉得自己这次作品的完整性与展览效果,和您预期的契合度大概是多少?和您的预期相比,您觉得还有哪些地方是您还不满意的?

    郑:这次展览的效果基本上达到了我的预期。要说不足,主要有两点:一是数码单反拍摄的作品放到这么大有些勉强,在细节的呈现上还不够;二是画册中的部分作品质量不高,有滥竽充数之嫌。这个项目的拍摄不到一年,且只能利用业余时间拍摄,进度缓慢,今后还得继续进行。

 

    汤:您说《乡村空间》是一个长期的项目,那么您下一步有何打算呢?是打算延续风格还是在内容主题上进阶深化呢?

    郑:这个项目如果限定于一地,乡村公共建筑的丰富性和代表性不够,所以今后还要继续在周边县市拍摄,完成对浙西南地区乡村公共建筑的影像采集。基本会延续现在的表现形式,需要改进的是,“在后续创作中,通过强化冲突的纹理细节以进一步发挥影像本身的叙事力量”(沈珂导师语)。

 

    沈:我发现老师的作品很冷静、直接、独特,能十分尖锐的抓住事物的本质。我想问一下老师,这是否和老师的职业习惯有关呢? 能为我们简单的讲一下吗?

    郑:影像的“气质”往往是和作者的“气质”相符的,与作者的职业、学养、经历、性格等等有关。你对我的作品的这种感受,或许与我的检察官职业和性格都有关系吧,专注、沉稳、理性。

 

    沈:我看了您之前发表的作品,和这次的作品比较,感觉有很大的变化,那是什么激发了您的这种改变?

    郑:自2007年从沙龙摄影转向纪实摄影,从单幅“打龙”转向专题摄影,已有近十年时间了,期间我一直在不断地学习和摸索。这样的转变是漫长的,也是自然而然的,而不是刻意的,一下子发生的。

 

    沈:您说在2007年转向纪实摄影,那转向纪实摄影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郑:在此之前,我拍摄的多是唯美的风光、民俗照片,属于“打龙”的快乐摄影一族。后来发现,这并不是我所要的摄影,我需要的是用摄影这一个媒介去表达我对社会、艺术、人生的看法,而不是玩玩而已,这是我转型的直接原因。

 

    沈:我知道老师在纪实摄影的时候往往会考察当地很久,但现在很多摄影师急功尽利,争相模仿《大眼睛》之类的作品,用极短的时间出一套自己并不了解的作品,对此现象您怎么看?您认为我们这些学摄影的大学生应该如何拍出有价值的纪实摄影呢?

    郑:摄影只是表达我的观点和思想的一个媒介,而这个观点和思想的形成往往需要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拍摄前要对拍摄对象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并了解相关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知识背景,再对掌握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然后选择合适的表现形式来呈现,制定拍摄方案和计划予以实施。至于拍摄的快慢则要看主题的需要,有的需要长期关注,持续坚持,有的则准备时间很长,拍摄却很快。摄影界是存在急功近利的现象,这是摄影人浮躁的表现,沉不下心来做自己的事儿,这是需要警惕的。

    在大学学摄影、学艺术曾是我的梦想。你们能在大学里系统地学习摄影的相关器材、技术、理论等知识,是令人羡慕的。如何把所学知识运用于摄影实践,则是一个重要课题。须知,摄影的功夫在摄影之外。要拍出有价值的纪实摄影专题作品,一要完善知识储备,多学习历史、哲学、艺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知识;二是要走出“象牙塔”,多关注时事,而不是沉溺于自我的小清新、小情绪之中。 

 

    沈:我们的采访到这里就结束了,很感谢您抽出宝贵的时间接受这次的采访,我从和您的交谈中受益了很多东西,尤其是在纪实摄影方面的表现上,希望以后还能和您有更多交流的机会。

    郑:谢谢同学们给了我一次重新审视自己的机会。这是一次非常愉快的交流!

    参加为期半年多的2016浙江摄影工作坊,收获满满,感受多多。借此机会,衷心感谢浙江摄协秘书长毛小芳老师的精心策划,以及卢广、傅拥军、邵文欢、沈珂四位导师的悉心指导!

(文字整理:沈静言,转自2017/01/17邢千里微信公众号艺术围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