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民艺轩>影苑丛谈>其它图文

新闻图片造假事件回放

郑忠民  整理

    

    新闻图片是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客观记录,来不得半点虚假。但摄影术发明以后的百多年来,就有那么一些新闻摄影工作者(包括新闻摄影机构的负责人、新闻媒体的摄影记者、图片编辑等)有意、无意地违背新闻摄影的真实性原则,制造了为数不少的假新闻图片,给神圣的新闻摄影事业抹了黑。其造假手段主要有:摆拍、暗房加工、电脑处理、张冠李戴等。现对国内外新闻图片造假事件予以摘录,以警示后来人。

    一、国外新闻图片造假事件

    1、新闻摄影名作《胜利之吻》被质疑摆拍

    《胜利之吻》是世界新闻摄影史上的经典作品,由美国《生活》杂志摄影师艾尔弗雷德·艾森斯塔特(Alfred Eisenstaedt,1898—1996)拍摄于1945年8月15日。后被做成雕塑竖立在时代广场,成为纽约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那天,日本刚刚宣布向盟军无条件投降。当这个胜利的消息传到时代广场的时候,整个广场沸腾了,人们沉浸在巨大的喜悦中。一名年轻水兵情不自禁地抱起身边的一名女护士忘情亲吻起来。艾尔弗雷德·艾森斯塔特眼疾手快,抓拍到这一珍贵的镜头。

    然而,这幅经典之作在1997年受到质疑。照片上的主人公、当年的水兵吉姆·雷诺尔斯说:“照片并非摄于当年8月,而是5月,也就是战胜德国纳粹的日子。这是摄影师根据《生活》杂志老板的授意而拍摄的。从创意、构图,直至被吻护士小姐身体的姿态,都是经过精心策划的。不凑巧的是,这幅照片拍成后因种种原因未能及时发表,而在3个月后才公布于世,以至于造成时代背景的错位。”

    2、《国旗插在硫磺岛上》也是摆拍之作?

    《国旗插在硫磺岛上》也是世界新闻摄影史上的名作,由美联社随军摄影记者乔·罗森塔尔(Joe Rosenthal,1912-2006)拍摄于1945年2月23日。该图片在《生活》杂志发表后引起轰动,赢得了次年的普利策新闻摄影奖,后来被制成雕塑,印成邮票,刻在纪念币上,成为美国精神的象征。但该片也曾被质疑是摆拍之作。美军于1945年2月19日登陆硫磺岛与日军展开激战,4天后一支陆战队攻占硫磺岛主峰后将国旗插上了山顶。质疑者认为,乔·罗森塔尔赶到时,国旗已经插好了,他只好又让他们重新插了一次并拍摄下来。乔·罗森塔尔辩解说,国旗是插了两次,而且由两组不同的士兵完成。因为第一面国旗太小,为鼓舞士气,美军决定换一面更大的国旗。乔·罗森塔尔及时赶到山顶,抓拍到第二次插旗的镜头。

    3、布莱恩沃斯基因新闻图片造假被解雇

    2003年4月1日,对于布莱恩沃斯基来说,并不存在愚人节玩笑。这个有着25年新闻摄影从业经历的摄影记者被《洛杉矶时报》解雇了,就因为一张假照片。布莱恩沃斯基3月30日传回的英军士兵和伊平民对峙的照片,被证明是合成照片。背景有些人是重复的,士兵用枪指向平民的影像和一个抱孩子男人的影像被合成在一张照片里。布莱恩沃斯基承认,他合成了照片,目的是为了改进构图。《洛杉矶时报》立即在其网站上刊登更正。

合成图片

 

两张原始图片

    4、钱塘江潮旧照冒充世纪海啸

    2004年12月30日,加拿大西南部城市卡尔加里市颇有影响力的《卡尔加里先驱报》(Calgary Herald)在其头版刊发了一张触目惊心的“独家海啸照片”,照片中数米高的浪潮正向人们席卷而来。该照片引起巨大轰动。但事后证明,该照片并非是在12·26“世纪海啸”中拍摄的,而是两年前于中国杭州拍摄的钱塘江潮!同样上当而在头版刊登该图片的还有德国慕尼黑的《TZ》、印度的《印度时报》(India Times)、南非约翰里斯堡的《公民报》(Citizen)等。

    5、阿德南·哈吉造假黎以冲突新闻图片

    2006年8月,黎巴嫩自由摄影师阿德南·哈吉向美国路透社提供的两幅黎以冲突新闻图片发表后,遭人举报造假,并被证实。路透社很快作出反应:立即解雇阿德南·哈吉,收回他自7月12日黎以冲突以来所拍的43幅新闻图片,并果断删除了哈吉受雇以来所拍摄的全部920多幅新闻图片。经过调查,2007年1月,路透社解聘了一位对此新闻假照事件负有失察责任的驻中东地区高级图片编辑,并决定在容易产生争议图片的中东地区设置图片监察。

    这是一幅以色列军队空袭黎巴嫩贝鲁特的照片。与原片对比可以明显看出,该图片的烟雾比原片加深加浓了,而且部分建筑出现重影。

修饰图片

原始图片

    这幅新闻图片的文字说明是:“以军F-16战斗机在黎巴嫩南部奈拜提耶空袭时发射导弹”。以军战斗机发射的是照明弹,并非导弹。而且作者使用电脑将照片上的烟柱变长、变粗。

    自阿德南·哈吉事件后,黎以冲突中摆拍、乱写说明、伪造的新闻图片不断通过媒体和互联网曝光出来。看来,哈吉的丑闻是无独有偶的,黎以冲突让新闻摄影的可信性再次受到考验。

    6、美联社夸大西安暴雨

    2004年7月15日,美联社刊登了一张西安市区水灾的新闻照片。后经确认,这张照片经过电脑处理,将原本只漫到小腿的水位人为地“抬高”到了腰部,故意夸大水患。这幅图片是国内某媒体的摄影记者通过图片网站间接地传到美联社的。事件发生后,美联社表示不再播发该摄影记者的新闻图片。

    7、新闻配图涉嫌妖魔化美国国务卿
  据美联社2005年10月27日报道,《今日美国》网站在报道有关“赖斯不排除驻伊美军十年内仍将驻留伊拉克可能性”的新闻时配发了一张图片,图片中的赖斯双目透着寒光。批评者称,此图片是编辑用photoshop软件处理过的,他们还找到了原始的图片。《今日美国》的编辑已于26日更换了相关图片。

    8、帕特里克·施内德因“制作”新闻图片而失业

    2003年,美国《北卡罗莱纳州观察家报》摄影记者帕特里克·施内德(Patrick Schneider)拍摄的森林火灾系列照片中,有几张进行了后期加工,其中一张的背景本来已经虚化得令主体很突出了,帕特里克·施内德似乎觉得还不够,就把整个背景做成了黑色。他的这些经过加工的照片,曾为他在北卡罗莱纳州专业摄影师协会的年度摄影比赛中获得年度摄影师的称号,并获得新闻图片故事三等奖以及突发新闻事件提名奖。发现作假后,摄影协会取消了他的全部奖项。

 

修饰图片                                                 原始图片

    三年之后,帕特里克·施内德故伎重演,因为改变照片的颜色被报社解雇。这幅照片是2006年7月26日该报一版面的主题照片,画面是一位消防队员站在云梯上的剪影,背景是夕阳和天空。在原始照片上,天空是灰褐色的。帕特里克·施内德利用图片编辑软件,把天空变成深红色,还增加了太阳的光晕。这位曾经获得多个美国新闻摄影大奖的“名记”,就这样黯然下岗了。

 

修饰图片                                                  原始图片

    9、《时代》封面辛普森的肤色问题

    因为杀人案引起一场旷世官司的橄榄球明星辛普森不会想到,他的照片也会在新闻摄影领域内引起波澜。1994年,《时代》周刊在封面使用了一张辛普森的头像,而无独有偶《新闻周刊》封面也在同一周使用了这张照片。两者之间存在明显差别,《时代》封面辛普森的肤色显然被调黑了,变得非常恐怖。围绕这一事件,新闻摄影界展开了一场争论,有人谴责《时代》周刊的这种做法,认为这是对事实的歪曲、对读者的欺骗。而《时代》周刊的解释是,这张照片是一张插图照片,并不是新闻照片。但是有人指出,辛普森事件是当时的重大新闻事件,不是抽象的趋势性报道,因此最好用真实的新闻图片相配。

 

《时代》封面图片                                   《新闻周刊》封面图片

    10、《美国国家地理》封面金字塔挪位

    享有盛誉的《美国国家地理》也会做假,这听起来有些难以置信,然而却是事实。1983年2月号的《美国国家地理》的封面故事是埃及,图片编辑和美术设计选中了一张夕阳下金字塔的照片。为了突出金子塔,照片需要放大,但是这样一来,金字塔的形状就不完整了,所以最终设计师通过电脑技术,将两个金字塔之间的距离挪近了,这样就适应了封面的需要,而编辑却没有告知读者他们采取了这样的改动。《美国国家地理》对照片使用的严格与精益求精是出了名的,她犯这样的错误更引起了人们的深思——可以因为设计的需要而改变新闻或纪实照片吗?

    11、西班牙马德里车站爆炸案图片事件

    如果说布莱恩·沃斯基是摄影记者用数字手段篡改照片的代表,那么西班牙马德里爆炸案的图片处理,就是图片编辑在数字时代的滑铁卢。

    2004年3月11日,西班牙报纸《EI PAIS》的摄影记者帕布罗(Pablo Torres Guerrero)在火车爆炸现场拍摄了一张照片,随后它又通过路透社发往世界各地。照片左下角前景突出位置,可以清晰地看到一块尸体的残片,据说是一块人腿。一些图片编辑在使用的时候将照片剪裁,或者在尸块上压字,但是几家英国报纸,如《每日电信报》(Daily Telegraph)、《太阳报》(The Sun)、《泰唔士报》(Times)、《每日邮报》(Daily Mail),都用数字手段把尸体碎片抹去,读者看到的是地面空空如也,而另一家英国报纸《卫报》(Guardian)则将尸块的颜色变成了灰色。除去英国,也有其他一些国家的报纸也都采用了相同的处理办法。

    图片编辑的用意是避免读者看到过于血腥的照片,但是他们这些小伎俩被识破后,却引起了读者的愤怒。仅仅因为照片本身是有争议的,图片编辑就可以不择手段地对内容进行修改吗?是谁给他们这样的权利?在英国本地一个著名的新闻论坛里,读者的意见如潮水,反馈接近200条,其中一位读者是这样说的:“请不要像奶妈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我们,请不要把那东西拿走,我们不需要你们的‘保护’,让我们看到最真实的场景。”

《EI PAIS》刊登的原始图片

《洛杉矶时报》(The LA Times)刊登的经裁剪后图片

《纽约国际时报》(The New York Times International)刊登的经裁剪后图片

《每日电信报》(Daily Telegraph)刊登的图片

 

《卫报》(Guardian)刊登的图片                   《泰唔士报》(Times)

    12、3000年前的木乃伊要当妈了?

    2002年10月8日,美国《世界新闻周刊》发表贾斯廷·米切尔的新闻故事《3000年的木乃伊要当妈了!》,称:一具保存完好的3000年前的女性木乃伊如今怀孕了,存放这具木乃伊的研究所的门卫多比·西塔尔被指是孩子的父亲。该杂志除了在封面刊登了这具怀孕木乃伊的照片外,还刊登了“肇事者”多比·西塔尔的照片。《世界新闻周刊》是美国的一份八卦杂志,读者看后大多会一笑了之,但也有人对这种过分的假新闻进行批评,并出示一张存放在开罗的埃及博物馆的木乃伊照片和杂志上刊登的怀孕木乃伊照片进行比较,发现两者除腹部之外,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而该木乃伊是埃及古代的一位男性国王。专家指出,木乃伊早已被古代人做了防腐处理,其大脑、内脏均已拿掉,人体活的细胞已不复存在,怎么可能怀孕呢?

    二、国内新闻图片造假事件

    1、一幅经典照片的身世之谜

    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115师取得平型关大捷,成为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的第一场重大胜利。这次闻名遐迩的经典战役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影像资料,摄影作品《八路军115师在平型关战斗中的指挥所》就是其中的代表。可是谁也没有想到,数十年后,会有人对这幅经典照片的真实性提出疑义。从2003年开始,“一幅著名抗战照片之谜”便在互联网上流传开来,成为许多党史、军史、摄影史研究者的热门话题。2006年3月下旬开始,由财讯传媒集团副总裁、中国证券研究设计中心媒体管理部副总经理、摄影评论家杨浪牵头,众多摄影、军事、历史方面的专业人士和广大网友积极参与,对这幅经典照片的身世进行了一次网上探究,最终得出的却是一个谁也没有想到的结论:这是战斗结束后补拍的平型关大捷中115师指挥所的照片,是用电影摄影机拍摄的,拍摄者是抗战初期的gúo民党“中央电影队”。

    2、非典时期的“婚礼”

    2004年2月,武汉晚报社摄影记者邱焰拍摄的《非典时期的婚礼》荣获2003年第47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因为在荷兰举行,通称“荷赛”)日常生活类(单幅)三等奖。其后不久,获奖照片男主角陈英向媒体投诉,称《非典时期的婚礼》是经过预先设计和摆拍的,存在严重失实。图中当事人只是模特, 并非摄影者所说“新人”。陈英以照片侵权为由,将武汉晚报社和邱焰告上法庭。2004年7月23日,武汉市江汉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武汉晚报社和邱焰败诉,分别赔偿原告陈英1万元和2万元。

    3、“黑手印”事件

    这是2005年一张著名的照片,反映的是黑龙江沙兰水灾过后,在小学教室墙上留下的四个黑手印。报道称这是遇难小学生在墙上留下的最后手印。但很快,该照片受到了其他媒体和大量网友的关注和质疑,有人高喊出“手印”打假的声音。一场有关该照片真实性和记者操作是否恰当的争论也随之掀起。

    4、“第一爆”爆出造假事件

    摄影记者林勤拍摄的《中国农村城市化改革第一爆》记录了2005年5月22日深圳市对皇岗口岸附近的城中村进行改造爆破的情景。该图片被评为第二届中国国际新闻摄影比赛(“华赛”)经济与科技类金奖获奖作品,但随即引起网友的质疑,认为有用软件合成的嫌疑。与林勤2005年5月23日发表的图片对照,该图片将一些建筑的距离拉近了,图片右下角还出现了不明建筑。经过调查确认后,组委会最终取消了该作品的获奖资格。

获奖的新闻图片

林勤2005年5月23日发表在深圳某报头版的新闻图片

    5、西安女大学生用人体彩绘抗议美对伊动武?

    2003年4月,国内某图片网站的签约摄影师向该网站提交了一组《西安女大学生用人体彩绘抗议美对伊动武》的照片,称:3月31日上午,陕西省一大学的三名女生在西安市南郊,相互在对方的身体上绘画了寓意为抗议伊拉克战争的人体彩绘,以此呼唤和平。随后,国内一些知名网站纷纷下载并选登了这些照片。但这组被广泛传播的畅销图片却很快被证明纯属捏造事实,参加这次人体彩绘活动的女大学生也否认此举是为了抗议美国对伊动武。该网站随即开除了这位摄影师,并不再销售其以往拍摄的照片。

    6、藏羚羊假照事件(“刘羚羊”事件)

    《大庆晚报》摄影部副主任刘为强一张题为《青藏铁路为野生动物开辟生命通道》的照片曾入选CCTV影响2006年度十大图片,荣获“CCTV2006年度新闻记忆年度新闻图片”铜奖。照片上,火车快速经过的瞬间,大群藏羚羊从铁轨桥下奔驰而过。

    2008212日,“色影无忌”论坛网友指出该照片的三大疑点:在大幅照片中可见此处有红色拼接线;火车经过时,藏羚羊依然呈直线前进,与其易受惊吓的习性不符;两张拍摄于不同月份的照片中,两块石头的形状和角度几乎一模一样。网友随后发现了《南方日报》摄影记者郎树臣的一幅名为《藏羚羊穿越青藏铁路》的照片。郎树臣与刘为强在同一现场,拍摄了同一羚羊群,拍照时间仅差一秒,却“有羚羊没车”。

    对于获奖新闻照片遭到造假质疑,刘为强竟然坦诚回应:“图片中的羚羊是真的,桥也是真的,但是瞬间不是那么好赶。照片确系PS。”刘为强辩称,这张照片一直作为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的宣传画、明信片素材出现。后来由自然保护区将照片提供给《中国环境报》发表后,被中央电视台发现并获得铜奖。

    218日,《大庆晚报》编委会通过互联网发表致歉声明,决定解聘刘为强,该报总编辑王忠一引咎辞职。同日,新华社中国图片总汇、中国新闻图片网、五洲传播图片库发表联合声明,从各图片网站数据库中删除刘为强的全部摄影作品,并取消其签约摄影师资格。225日,中央电视台通过网站发表通告,称相关比赛组委会特别向观众、摄影界和网民道歉。

    7、广场鸽假照事件(“张鸽子”事件)

    2005年,哈尔滨日报社摄影记者张亮拍摄的《广场鸽注射禽流感疫苗》获得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主办的首届国际新闻摄影比赛(简称“华赛”)金奖。2007年4月,许林和齐洁爽对该照片提出质疑,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和华赛组委会简单询问张亮后即了事。2008年2月“刘羚羊”事件后,许林和齐洁爽分别在博客中再提广场鸽事件 。色影无忌论坛开始关注,并于3月份推出《图解飞鸽——造假技术分析报告》,并不断完善。2月21日,许林和照片作者张亮接受《南方都市报》采访,张亮坚称并未造假,事件自此从网络论坛进入公众视野。2月23日,华赛官网发布张亮的声明,张亮否认造假并愿意以党性担保。之后,其单位领导人也表示如调查显示并未造假,将以法律手段维护张亮及报社的声誉。2月24日,首届华赛评委蒋铎致歉,认定照片造假无疑。3月23日,由于无法忍受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和华赛组委会某些主要负责人对“广场鸽”的暧昧态度,及称有关质疑为“炒作”的说法,首届华赛评委、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发起人之一蒋铎宣布退出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同日,第四届华赛评选正在上海进行,蒋铎的退会决定让学会高层非常紧张,承诺4月3日给出最终结果。4月3日,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和华赛组委会宣布,认定照片造假,取消其获奖资格。张亮被其报社解聘。4月6日,面对《人民日报》记者的采访,张亮终于承认造假。

    8、华南虎假照事件(“周老虎”事件)

    2007年10月12日,陕西省林业厅公布了该省镇坪县农民周正龙于10月3日用数码相机和胶片相机拍摄的华南虎“实体”照片,并宣布失踪20多年的野生华南虎重新被发现。10月21日,中科院专家傅德志指出虎照有假。10月23日,周正龙赴京汇报,国家林业局介入。10月29日,国际野生动物保护组织就华南虎照片事件发表声明,称照片中华南虎的反应不合常情。11月7日,“打虎派”代表人物、法学硕士郝劲松起诉周正龙。11月9日,世界权威杂志《科学》刊出华南虎照片,但并未对照片真假下定论。11月15日,国家林业局4位专家到达镇坪县,开始了对华南虎存在真实性的考察。11月16日,网友指证周正龙拍摄的“华南虎”原型是年画。11月26日至12月2日,中国摄影家协会数码影像鉴定中心筹备委员会、华夏物证鉴定中心、常州市刑事科学技术研究会、动物学家胡慧建、“神探”李昌钰等接受网易委托,对周正龙拍摄的40幅华南虎数码影像进行鉴定,鉴定意见基本一致——虎照有假。

    2008年2月4日,陕西省林业厅就“草率发布发现华南虎的重大信息”发出《向社会公众的致歉信》。6月25日,陕西省林业厅副厅长孙承骞、朱巨龙被免职。6月29日,陕西省公安厅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调查情况:周正龙用老虎年画拍摄假虎照,目的是为了骗取钱财,其行为已涉嫌诈骗犯罪,经检察机关批准,周正龙已被依法逮捕。9月26日,陕西省安康市旬阳县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周正龙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两年,犯非法持有弹药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两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两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2000元。10月10日,周正龙正式提出书面上诉意见。11月17日,安康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二审判决,以诈骗罪和非法持有弹药罪判处周正龙有期徒刑两年六个月,缓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2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