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民艺轩>影苑丛谈>摄影展览>《松古物语——松阳乡土主题展》

香火堂

何昌平

  

    这组片子拍摄的是浙西南山区农村中的香火堂。

    古时,人们的宗族观念和香火情结浓郁而深厚,传宗接代、延续香火是家族的头等大事。先人们每到新址开基建村,首要的是在房屋中堂设置香火堂,供奉祖先和神灵,期盼在此传承香火、发达子孙。

    香火堂多设在村里最古老住宅的中堂里,是本门子孙祭拜祖先神灵的平台,同村同姓可设多个,有的村庄一户一个。而祠堂供奉的是祖先的排位,兼作家族主事议事的地方,相当于家族的“衙门”。同村或不同村的同姓同一祠堂,并且不能居住。

    有钱有文化的人家,香火堂做工考究,木工精细,匾额高悬,豪华富丽。堂名对联均出自名家名句,对仗工整,警示育人,寓意深远。经济条件差的人家,香火堂相对简单,一张红红的香火联,一对对联,三只香炉即可。

    香火堂正中的香火柜形状多为方形,有的设有两柱,三分天下,符合国人的礼仪和道家思想,即左大右小男左女右,中间主位最大。香火联的主位一般供奉观世音菩萨等,左位供奉土地神、徐候大王等,右位供奉陈林李三位夫人娘娘等,再右边供奉本族祖先。道士人家的香火联内容更为丰富,主位必须是观世音菩萨。也有的香火堂只供奉祖先,不供奉神灵。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现代文明的冲击,香火之说渐渐淡出人们的观念和视线,各地的不少香火堂逐渐破败或消亡。但我们欣喜地看到,在浙西南山区的松阳县境内,仍然较为完好地保存着许多古雅考究的香火堂,逢年过节村民们仍会虔诚地祭祀祖先神灵。不少村庄重修重建了香火堂,虽然外观更为现代,但寓意永恒,文化底蕴犹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