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民艺轩>影苑丛谈>创作导游

石仓寻古

郑忠民

  

    景色诱人的浙江省松阳县大东坝镇石仓源小河谷,点缀着18幢鳞次栉比的古民居大宅。青瓦白墙,碧树红花,弄巷连缀,阡陌交错,虫鸣鸟语,鸡犬相闻。这里的村落古宅保持着明清时代的历史风貌,其布局格式独具特色。建造者运用了“文房四宝”的象征手法,体现了人们对知识的渴求、对人才的期望。村旁有一座类似笔架的山,山下穿村而过一条笔直的路,这是“笔”;沿着此路行至水井,就是“砚”了;井边摆放着一根条石,想必就是“墨”了;垒卵石成方形宅墙,古宅地面就象一张张展开的“纸”。“笔墨纸砚”俱备,冀望后代奋发学习,读书致仕,光耀门楣。

    走进村庄,就象走入别具一格的石头艺术世界。宅墙、柱础、天井、水池、路面、巷弄,皆以溪中卵石为材料建成。抬头望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高翘的马头墙,错落有致的马头墙下是恢宏的门楼,门楼上都嵌有寓意吉祥的精致砖雕,人物、花鸟、鱼虫皆栩栩如生,形态各异。庭院地面都用各色小卵石精心砌成各种图案。自前厅至后堂,雕梁画栋,流光溢彩,匾额高悬,斯文风雅。每个厅堂都有雅致的堂号,如“余庆堂”、“善继堂”、“怀德堂”等。厅堂题书者多为当时的显贵名流,内容多重耕崇学,扬善抑恶,如“勤俭可风”、“盛时俊彦”、“德为福基”、“积善余庆”等,书法风格俊雅,豪放挺秀。那阙氏祖先为宅门题写的对联“四壁青山藏虎豹,双池碧水贮蛟龙”寓意很明确,希冀后裔能成为“虎豹、“蛟龙”,于国于家有所作为。

    走进一个院落,见厅堂中央挂着阙氏祖先画像,梁上悬挂大红素灯。边房一侧摆着一些过去的农具,有风车、擂桶、织布机等,有些东西城镇已不多见。一间卧室按照原来的习惯,陈列着凉床、六仙桌,以及一些日常的器具,古朴淳厚。这里的古建筑和陈列的旧器具都是原物,几百年的东西都保存完好,让来自都市的游客大开眼界。

    建于清代雍正年间的“光裕堂”,为前后三进格局。占地3200余平方米,内有9个厅堂,18个天井,500多根立柱,大小房间120余间,正房、厢房、偏房、中堂、客轩自成格局,又浑然一体,经历270年沧桑,风貌依然,居住着阙氏人家60多户200余人。18幢古宅幢幢规模宏大,且各具特色。迈进深深的宅院,饱经沧桑的老人会讲述一串串久远的故事。

    石仓明清年间陆续建造18幢大宅,是极其有趣的现象,可以从民俗学、建筑学的角度做深入的研究。以其房屋的规模、结构、装饰而言,主人绝非一般人家,但阙氏家族列祖列宗未闻有名卿巨公,也鲜有鸿儒大贾,以农耕为业的山民,如何能建此大宅?而殷实大户为何耗巨资在此偏僻之地建造豪华宅第,以至数代不移?这些谜团都值得我们去研究解决。

    友情提醒:

    1、石仓距松阳县城30公里,有班车直达,交通方便,可以早出晚归拍摄。如能相约一班影友租车前往,则更为便捷。沿松阴溪边公路行驶,青山、绿水、古桥、人家,定会吸引你频频停车,狂按快门,“谋杀”不少胶卷。

    2、可带两台相机,一台拍负片,一台拍反转。现在大家习惯用反转片拍摄风光、小品,其实用于拍摄民俗风情效果也挺好。

    3、一支标准变焦镜头(28-80MM)足够,可再带一支17-35MM以备不时之需。100MM以上的长焦镜头少用,除非你爱拍摄人物肖像特写。

    4、室内拍摄时光线较暗,三脚架、闪光灯必不可少。

    5、石仓民居主人多姓阙,其祖先为明末清初的福建移民,现仍操闽语、循闽俗,保留了闽地的生产、生活习俗。春节期间更为热闹,有舞龙、耍狮、请年神等传统风俗,这时到村中拍摄定会收获不少。深入拍摄,还能做个好专题来。

    6、石仓青山环绕,碧水长流,梯田层层,草木郁郁。除古宅、民俗外,这些秀美的乡村景致也是不错的拍摄题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