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民艺轩>影苑丛谈>基础教程

相机的选购

郑忠民

    

    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数字技术的日新月异,促进了摄影器材的不断更新换代。如今,要想拍摄出一幅对焦清晰、曝光正常、色彩艳丽的照片,已经是非常简单的事情了。于是,摄影开始走向普及,越来越多的平民百姓也加入到“摄影一族”来,摄影队伍空前壮大,群众性的摄影创作活动也因此火爆。

    但在摄影器材飞速发展的进程中,一些摄影人逐渐迷失了创作方向。不少摄影人以为,只要具备了好器材,掌握了好技术,就能拍到好照片。因此,他们倾其家财,甚至债台高筑购买高档相机、专业镜头和其他摄影器材,且不断扩充、升级。由传统的专业器材转向数码的专业器材(除相机、镜头等摄影器材外,还配置高档电脑、扫描仪、打印机等周边设备),由135相机升级到120相机再到大画幅相机,“投资”从数万到数十万,甚至上百万不等。对他们来说,摄影器材俨然成为身份与水平的象征。看到肩挎高档相机加专业镜头的,就一定是专业摄影师或摄影家;你要是手拿低档相机和普通镜头,别人就以为一定是初学摄影的。

    攀比器材的不良风气越演越烈,最终在摄影界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器材发烧友”。他们具备精良的摄影器材,且不断追求专业新品,更新换代极快。但往往由于艺术修养不足,创新能力不够,拍出的摄影作品平常、平淡、平庸。其实,要想拍到摄影佳作、精品,关键是相机后面的那双眼睛、那个脑袋——即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广博的文化知识、深厚的艺术修养和高尚的审美品位。

    摄影艺术是科学技术和艺术相结合的产物。摄影作品的成败取决于摄影创作的主体、客体、媒体等诸多方面。摄影器材作为实现创作目的的工具和媒介,有着重要的作用。在一定条件下,还可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是,摄影创作是摄影人对审美活动的体验和实践过程,又是审美精神产品的创造和生产过程。因此,摄影人必须是一个高素质的人,一个有头脑的人。摄影器材要靠这样的人去支配,去创造。

    翻开经典摄影作品细细品位,我们所叹服的并非是大师们使用了怎样的相机和镜头,更重要的是他们出色的观察、敏锐的头脑、精巧的布局、新颖的构思等。如果拿我们今天所使用的摄影器材同当年亚当斯、韦斯顿、布列松所使用的器材相比,大师们恐怕也要自愧不如。但是,拿我们的作品与大师们的作品相比,我们又很难逾越大师们达到的峰巅。究其原因,便是我们尚没有大师们那样的头脑。

    当然,高档的摄影器材,特别是相机和镜头,功能丰富先进、成像质量优良。在同等条件下,使用高档器材拍摄的照片比使用普通器材拍摄的照片在素质上略高一筹,而且在商业摄影等领域,高档的摄影器材也是拍摄精品、争取客户的一个必要条件。如果你经济宽裕,自然可以选购。但对于经济上并不十分宽裕的广大摄影爱好者和摄影人来说,则要发扬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精神,把有限的资金花在刀刃上,同时多在提升艺术修养上下功夫。

    那如何选购相机及其配套镜头呢?关键是要把握相机的选购原则,即经济与适用。

    一、经济

    从经济方面来说,要量力而行,根据自己的经费预算购买。要适度超前,在允许的条件下,最好购买同一档次中稍好的机型。不必刻意追求高档相机和专业镜头。

    二、适用

    从适用方面来说,要根据自己拍摄的题材、数量、照片的用途等来决定。如只是家庭拍拍旅游、节日等纪念照,用傻瓜相机即可;如是初学摄影,并希望在摄影方面有所发展,国产手动单反相机、进口中低档自动对焦单反相机或二手相机均是不错的选择;掌握一定的摄影技巧后,想继续深入发展,且经济上允许,可以购买中高档自动对焦单反相机或中画幅相机;如欲从事商业摄影,则可以选购中、大画幅相机并配备电脑、扫描仪、打印机等周边设备。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制造成本的下降,相机功能越来越先进,质量越来越好,价格却越来越便宜。特别是数码相机,更新换代极快,一般新推出的相机,过一年至一年半,就会被新的机型取代而停产。但相机是精密的仪器,过分便宜的相机质量都不是很好,很难拍出好的照片。所以,不管是传统相机还是数码相机,也不管是哪类机型,建议不要购买数百元的便宜货。特别是不足百元的相机,千万不要购买。

    与单反相机相比,镜头的更新换代较为缓慢,而价格却很是坚挺,一般不会出现大的拨动,有时甚至会贵起来。这也是单反相机生产厂商的营销策略——单反相机销售好了,不怕你不买配套镜头。如果经济上允许,我们也可以“反其道而行之”,把有限的资金先投资在配备专业镜头上,过几年就能用相同数额的资金买到更为高级的单反相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