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民艺轩>艺海文心>散文乎?杂文乎?

红色古寨安岱后

郑忠民

    

    安岱后位于浙江省松阳县西南边境,箬寮山南麓,与龙泉市接址。这里群山环抱,森林茂密,层峦叠嶂,地势险要。今已通汽车,但过去仅有几条羊肠小道经往山内,易守难攻。在战争年代敌我力量对比悬殊的条件下,这里确是一块理想的落脚点。

    1935年5月10日,正是箬寮山上数千亩猴头杜鹃花盛开的时节,粟裕师长、刘英政委率红军挺进师主力首上安岱后,与陈凤生、陈丹山、卢子敬等人领导的农民革命军会合,揭开了浙西南游击根据地建设的序幕。从此,在整个箬寮山麓方圆百十平方公里及至整个浙西南地区燃起了游击战争、根据地建设的熊熊烈火,掀起了局部地区革命斗争的新高潮。

    挺进师以安岱后为据点,在松阳的玉岩、枫坪、小吉、竹溪片,遂昌的王村口,龙泉的住溪等大片地区开展打土豪、分田地、缴枪、扩红、组织农民游击队、恢复和新建党的地方组织、建立苏维埃政权等革命活动,分田委员会、农会、妇女会、少年先锋队、共青团等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游击战争和农民运动蓬勃兴起。

    仅安岱后村,当时参加红军的达38人,参加革命组织的200余人,占全村人口90%以上。除极少数顽劣、反动分子被孤立外,其余男女老少全部参加了革命活动。陈凤生、陈丹山、陈宗儒等骨干被派往外乡村从事革命工作。有的很快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担任重要领导职务。

    安岱后是根据地党政军领导机关的重要所在地,是挺进师政治部、中共浙西南特委、浙西南军分区、第五纵队、松遂龙游击总队的常驻地。粟裕、刘英、黄富武等领导同志在这里召集会议,研究布置各项革命和建设工作。村口陈氏宗祠是红军首长召开党政军、游击队负责人会议和群众大会的场所,也是中共安岱后乡总支、安岱后乡苏维埃政府和根据地联络中心所在地。

    红军挺进师还将安岱后作为后方基地之一。打土豪得来的以及筹集来的钱粮、采办的部队急需物品集中运送到这里,然后补给在这里休整的红军部队。这里还建有红军伤病员医疗所,由各地转送来的重伤病员在这里治疗康复。根据地党政军领导的指示、宣传资料、革命书刊由安岱后联络中心通过交通网络传达散发各乡村。

    高高的箬寮山,峰火当年更壮观。位于箬寮山下的安岱后,是当时浙西南根据地斗争与建设的中心,也成了国民党军疯狂进剿、残酷洗劫的重点。9月下旬至整个10月,敌18军94师、11师轮番进村剿捕,叫嚣要对安岱后“烧尽房屋,诛其九族”,搞得全村鸡犬不宁,风声鹤泪。陈凤生、陈丹山、陈宗儒、陈德义、陈德文等同志相继被捕,尔后被杀害,另有一批革命志士被关押、拷打。玉岩、枫坪、小吉、竹溪片、安岱后等各区、乡、村共有200多位革命先烈为了人民的翻身得解放,献出了年轻而宝贵的生命。

    这段曲折壮观、不能忘却的革命历史,充分说明了安岱后在浙西南土地革命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村中至今仍保留了多处革命遗址,如红军主会场、中共浙西南特委、浙西南军分区、中共安岱后乡总支、安岱后乡苏维埃政府所在地陈氏宗祠、粟裕和刘英故居、红军桥、红军伤病员医疗所旧址、陈凤生、陈丹山烈士墓址等,为省、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作于2004/06/14)